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文化强市百城行69

    滁州:文山秀水处崛起新滁城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15日   04 版)
    绿水映秀城。图为滁州南湖公园一景
    文化地标

    醉翁亭

        ■滁州市委书记江山:“一山一亭,一文一书”,让文化引领城市的发展,向历史、向文化要未来!

     

        ■滁州市市长张祥安:文山秀水、文脉流长,把独特的文化资源挖出来,化作腾飞之翼!

     

        主持人语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欧阳修以一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让安徽滁州自宋以后,美名远播。滁州人爱用“一山一亭,一文一书,一个皇帝一个村”,来概括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山,自然指的是琅琊山;亭,是醉翁亭;文是《醉翁亭记》。而一书是《儒林外史》,吴敬梓是滁州全椒人;皇帝,是开创大明基业的朱元璋;一个村,则是开农村承包责任制先河的凤阳小岗村。这座文山秀水、文脉流长的城市,在科学发展的旗帜下,又开始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崭新征程。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聚焦安徽滁州。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文化民生与“中国农歌会”

     

        虽然历史源远流长,但滁州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92年12月,随着撤地建市,过去的“老滁县”成为下辖两区、四县和两个县级市的“新滁州”。

     

        年轻的滁州,面对的是“新城市”无一例外的公共文化薄弱的现实。“因此,滁州发展文化事业需要更多的重视与更大的力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哨兵介绍,负重前行的滁州,一方面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方面通过载体建设、主体建设,让凤阳花鼓、民歌等国家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发展,让包括农村“10公里文化圈”在内的群众文化生机勃勃。

     

        2008年,文化部、农业部决定举办中国农民歌会,用文艺的方式聚焦农民、歌颂农民、表现农民、塑造农民。主题确定之后,“中国农歌会”放在哪里举办,成为一个热点。在全国多地的竞争中,滁州之所以脱颖而出,取决于两个过硬条件:一个是30年前,小岗村人率先实行“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一个是滁州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特色鲜明。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2008年11月9日晚,滁城人民广场,在欢快奔放的旋律中,一台专为8亿农民打造的文化品牌——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区的歌手,聚会滁州“唱农民、唱农村、农民唱、大家唱”。同时举办的“金色田野”书法美术摄影展、“踏歌起舞”歌舞邀请赛、“大地飞歌”文艺汇演……集中展示中国农民的文化形象。接着,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农歌会”在滁州扎根落户。

     

        体制改革与“文化百花园”

     

        今年2月17日,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通报表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滁州继上年之后再次榜上有名。

     

        “要不改革,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安徽滁州演艺公司董事长董业龙,每每说起改制前后的变迁,总是感叹改革带来的变化和改革激发的力量。歌舞团、京剧团、黄梅剧团……演艺公司的组成单位,改制前多为既无资源优势、更无市场优势的弱势单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滁州市在依法依规确保职工利益同时,积极引导公司创新管理机制,到2010年9月,所有职工进入社保,一个不落地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和法人治理结构。新体制、新机制激活了艺术生产力:改制当年,演艺公司共演出150余场,电影放映600余场,经济收入达180万元,均比改制前增长两倍。

     

        “体制改革不是换牌子、并摊子,而是再造体制机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升武,对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深有体会。凭借高度的文化自觉,滁州全面整合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市及8个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实现“三局合一”;同时创新监管机制,成立了滁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实行文化市场统一综合执法,构建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的文化发展环境。

     

        体制改革在强化文化市场主体职能中,造就了繁花似锦的“文化百花园”——去年全市文艺演出达4200多场次,比上一年度增长82%。现代黄梅戏《借妻》、《血泉》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现代京剧《沈浩》也在全省第九届文化艺术节脱颖而出。

     

        科学发展与“产业新滁城”

     

        滁州相对集中的桃园有10万亩左右,由于上市时间集中,桃农常为“卖桃难”而发愁。从2009年开始,市旅游部门介入其中,举办滁州桃文化旅游节——吸引南京、扬州、马鞍山游客“春赏桃花夏摘桃”,现在滁州的桃子价格增长了5倍以上,当地的“农家乐”生意也十分兴隆。

     

        一个并不复杂的文化创意“点桃成金”,既是滁州人的杰作,也加深了滁州对文化产业的理解——滁州致力建设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积淀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在对琅琊山“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六名胜境进行精心保护同时,通过功能分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位。同时,皇甫山、韭山、令狐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明中都城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都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

     

        “GDP占比5%就是支柱产业,我们今年上半年文化产业的占比以及达到10.2%。”在图强文具园区里,来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亚滨告诉记者。在一幢幢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车间里,流水线上橡皮、水笔、胶水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光是孩子们用的橡皮,不仅五颜六色,而且卡通、动物、糖果……各种造型一应俱全。“图强只是一个代表,贝发集团与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中国制笔协会联合共建的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瞄准的是亚洲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第三,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第四……随着今年有关统计数据的发布,滁州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滁州人说:“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文化的作用意义深远。”

     

        文山秀水处崛起新滁城!(本报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朱慧琳)

     

        图片提供:李陈续

     

        专家点评

     

        滁州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庆承松

     

        安徽滁州,既是文化积淀深厚的“资源大市”,又是建市刚刚20年的“发展新市”。作为相对的后发地区,滁州重视文化建设、深化文化改革、大兴文化产业的见识与实践,更加难能可贵。

     

        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要拥有雄厚的经济硬实力,同样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这个意义上,滁州已经用行动和成绩展现了自己的文化自觉,必将会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快马加鞭。

     

        民俗文化品牌

     

        ■“全椒走太平”

     

        在吴敬梓故乡安徽全椒,大型民俗活动“正月十六走太平”,已有15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十六,周边十几个市县区数万人纷纷赶来,从当地的太平桥上走过,放烟花、燃爆竹、点香烛,祈祷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来安永阳灯会”

     

        永阳,是来安县的古称。为保护和传承手狮灯、秧歌灯、洪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安县创办了永阳花灯节。节会期间,来自全县的几十个花灯队分别表演龙灯、手狮灯、秧歌灯、舞旱船锣鼓亭、花挑灯、生肖灯、和莲枚腰鼓等精彩节目,展示民间文化成果。

     

        ■“南谯、琅琊花灯表演”

     

        南谯、琅琊是滁州的两个市区,每年春节期间,两个区都会举办民间花灯大赛和踩街表演。而滁州当地的花灯表演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每年的表演,集中展示全市几十项民间灯舞蹈,常常是万人围观,热闹非凡。

     

        专栏编辑 杨 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