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专家点评

    文化惠民让城市更幸福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李国新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09版)
    曲江新区是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大雁塔为标志的唐文化产业基地是曲江的六大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本报记者张哲浩(左一)、杜羽(左二)在采访西安东仓古乐社副社长赵筱民。 陈超摄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近年来,位于西安南郊的曲江新区正用文化惠民的实际行动,描绘着一幅公共文化建设的时代画卷,提升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幸福指数。

        在这里,经济社会发展收获的不仅是一座城市新区,还有一大批展现城市文化积淀、体现城市文化品格的文化设施。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建成开放了大雁塔唐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大唐华清广场等公共空间和100多块公共绿地,总面积达1.2万亩;建成了以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太平洋电影城为代表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以易俗社剧场等为代表的剧院、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等中小文化场馆,以30家博物馆为支撑的“博物馆之城”。一个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文化设施体系与曲江新区相伴而成,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提升了西安的城市意象和文化活力。

        在曲江新区,我们看到了大雁塔北广场成为“市民会客厅”,老百姓可以尽情在这里吼秦腔、打太极、放风筝、看喷泉;我们看到了“小小博物家”活动联接历史与未来、打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情操从娃娃抓起的战略创意;我们看到富丽堂皇的西安音乐厅把三分之一的时段场次拿出来做公益演出,让老百姓以优惠的价格享受高雅艺术大餐,我们还看到了送戏下乡、周末音乐节、曲江创意市集、当代艺术季、中国诗歌节等一项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公共文化,内容为本、服务为王,曲江新区依托文化公共空间,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拓展文化服务范围,实现“文化民生”,把“文化惠民”细化为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曲江新区高度的文化自觉,使“文化惠民”成为“幸福西安”的重要元素。

        作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曲江新区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入,坚持科技推动,坚持把政府责任、企业利益和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其将核心商业用地拿出来建设文化场馆的举措,既体现了园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文化民生”的理念,也体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才能相互促进的认识自觉。真正实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两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曲江新区,为公共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示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