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看沈阳。近年来,沈阳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装备制造业再展雄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乐观、奋进、自强精神迸发。“沈阳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凝聚了全市军民同心同德付出的智慧和汗水。”沈阳市委书记、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曾维说,“流淌在这个老工业基地血脉中的国防情怀,成为沈阳振兴的强大力量。”
更要精神大厦
在沈阳市陵东街的重要地段,有一处占地24万平方米的松柏苍翠、绿草茵茵的庄严肃穆之所——这就是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123位志愿军烈士。
陵园是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要高楼大厦,更要精神大厦。”沈阳市市长陈海波说。沈阳近年来先后集中整合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百余处,完成沈北新区、康平县等6个区县烈士陵园的改造和修缮工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的氛围。
国防观念、双拥情怀在沈阳城乡各地深入人心。3年来,军地各级各部门修建和改造双拥路210条,新建双拥广告牌170余块,双拥文化广场70余处;全市近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接待各地群众数千万人次。
依托市场解难题
2010年,南方某炮兵部队途经沈阳,这是一次没有预先通知的紧急行动,时间紧、任务重,光这么多官兵的饮食保障就是一大难题。可参演部队专列刚一停稳,一个名为“军队饮食供应站”的单位就送来热腾腾的饭菜。
设立军队饮食供应站,是沈阳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部队官兵需求而出台的创新之举。通过公开招标,遴选服务优质的餐饮企业承担军队饮食保障任务,既让企业有利润可赚,也让部队免除了采购之难。
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驻军部队多、兵种全、级别高。近年来,沈阳军地双方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继承和发扬双拥工作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聚力的理念,以军民融合的方式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供暖联网、公交联网、电力联网……一系列军民融合的大手笔,使得部队自起炉灶、分散保障的旧有模式得到有效改善。“这样做解决了难题,更主要的是让官兵同步享受到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沈阳市委常委、警备区政委李德民说。
爱民思路新变化
新学期伊始,沈阳警备区领导收到一封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感谢信:“感谢解放军叔叔的无私帮助。没有你们,我这个来自西藏农村的女孩,不可能有机会到首都北京上大学……”写信的女孩名叫格桑,今年以优异成绩从沈阳市第十一中学西藏班考取中央民族大学,开始在更高起点上书写自己的人生图景。
这个好消息背后,有一个爱民思路的变化。
从2008年开始,警备区就与沈阳市第十一中学西藏班开展共建共育活动,但扶贫帮困多停留在捐款捐物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警备区党委认为,新时期拥政爱民不仅要帮助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更要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对于需要帮扶的群众,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从2007年开始,在沈阳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下,沈阳驻军100个团级单位,对口帮扶100个行政村,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百团帮百村”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如今,这100个村发生喜人变化——70%的村由原来的泥洼路变成柏油路,60%的村培育了以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先导的养殖户、种植户达5000户,人均收入明显提高。
关键时刻不着急
防空兵模拟训练装置、地震救援专业设备、核化救援训练系统,一应俱全;轻武器射击场、国防教育展厅、军官和民兵宿舍,干净整齐……金秋时节,整修一新的沈阳警备区民兵训练基地投入使用。“提高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我们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责所系。”沈阳警备区司令员袁昭说,“只有平时应急,才能在关键时刻不着急。”
人民的需要就是命令,群众的呼唤就是方向。沈阳警备区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了13支民兵应急值班分队,涵盖通信、抗洪、地震抢险、核化救援等专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应急抢险骨干集训和培训,检验和锻炼民兵队伍遂行应急行动任务能力,遇有突发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确保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从防控禽流感到奥运安保,从抗击特大暴风雪到抗洪抢险,从平安社区建设到重大工程建设……广大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在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史册上写下新篇章。
(本报特约记者 刘国顺 本报通讯员 李宣良 周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