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这个乐团,贵阳人为之骄傲

    ——记贵阳交响乐团的三年探索之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1日 05版)

        音乐厅,如今在贵阳,是个新的时尚去处。

     

        眼见为实。在贵阳大剧院音乐厅,罗西尼《赛密拉米德序曲》、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指挥家陈佐湟和小提琴独奏家宁峰——这绝对是一场不玩噱头的纯正交响音乐会。满场观众饶有兴致地倾听陈佐湟的讲解,专心致志地聆听乐团的演奏,以持续热烈的掌声,一次次请回宁峰返场加演,散场后观众排队请宁峰签名合影,这种场景,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化都市。

     

        在文化不发达之地,交响乐却有3000粉丝

     

        贵阳交响乐团是中国最年轻的乐团。三年前,整个贵州省都没有一个专业交响乐团,贵阳市民中,听过正儿八经现场交响音乐会的,屈指可数。如今,贵交每周一次的音乐会,场场满座,固定会员达3000人之多。

     

        “乐团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精神变化,现在我全家都买了音乐会年票,谈的都是乐团演出。”贵州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吕剑明是交响乐团的会员,他对记者说:“我对学生们讲,听交响乐可以提高生活层次,提高素质修养。”

     

        在音乐会中场休息时,记者采访了9排1号的观众、贵州教育出版社的陈天华先生。他自豪地告诉记者,9排1号是他的会员专座!他是贵交的铁杆粉丝,从乐团成立的第一场音乐会他就跟来了。“今天上午,乐团请我们座谈,我说有这么好的乐团,贵阳人很荣幸,这里是我们心灵的抚慰场所,希望乐团不要担心曲高和寡,继续坚持这个定位。”

     

        在经济薄弱地区,交响乐团却不愁钱

     

        除了观众的支持,贵阳交响乐团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稳定的经济来源。

     

        贵阳交响乐团是全国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独家注资的职业交响乐团,2009年成立时,它就以这样一个特殊身份令业界瞩目。全世界有不少交响乐团,但还很少听说哪个乐团由一家企业出资兴办,更还没听说过哪个乐团不愁钱——原因很简单:交响乐这种由众多音乐家组成的演出形式,本身就是个烧钱的行业,它无论怎么拼命到市场上去演出,也不能完全靠演出收入养活自己,所以政府出资和社会捐助进行补贴已经成为必然的生存法则。如今全世界的交响乐团都在拮据度日,在欧美,乐团倒闭屡见不鲜,但在贵州,这个经济不发达的省份,交响乐团却资金充裕,逆势上扬。

     

        黄志明,贵阳星力百货集团董事长、全国非公经济优秀人士代表、贵阳交响乐团董事会董事长。记者再次在剧院后台的休息室见到他时,面对提问,他看上去比三年前信心更足了。

     

        乐团的经济状况如何?他肯定地说:“经济上一点不愁,乐团成立两年时,集团董事会拿出2.5亿元成立了贵阳交响乐团基金,现在乐团靠资本运作的回报就可以活得很好,这样乐团的经济来源就和企业经营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了,一年2000万元,音乐家完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紧接着,黄志明又强调了一点:“这个乐团应该说是民办公助。贵阳市政府每年都拿出两三百万元支持乐团,现在市文化基金也开始支持了,音乐厅也是让乐团免费使用。”

     

        对乐团的现状是否满意?“很有朝气,职业化步伐稳健。孩子们(指年轻演奏员)成熟了,他们蛮开心的,我也开心。乐团成了贵阳的文化名片,还有重庆观众坐着火车来这里看演出。不久前乐团到新加坡去演出,我们卖出的票大大超过本地乐团。”黄志明答道。

     

        今后还有什么打算?他的回答是:“美国费城管弦乐团已经和我们接洽,明年要有合作。乐团还要进校园,要与中学生交响乐团共同演出,这个项目叫‘为了音乐的明天’。我们还要开节日广场的市民免费音乐会。”

     

        在人才流失之地,却引来全世界的演奏员加入

     

        贵阳多年来一直是人才流失之地,可是今年贵阳交响乐团的招聘,却是一反常态,有凤来仪。

     

        艺术总监陈佐湟告诉记者,上半年乐团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了16个外籍演奏员,给出的条件是,一个声部首席,月工资25000元到3万元,当时就引来近500人报名,他们来自美、德、法、意、俄、韩、日、西班牙、保加利亚、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还有台湾地区,许多演奏家都没想到,中国西南偏僻省份的贵阳交响乐团,居然能给出这么好的待遇。

     

        记者同时也了解到,虽然不愁钱,工资也高,但是这个乐团不养懒人,所有演奏员都是聘任制,一周25小时工作制,纪律非常严明,大家都有危机感。据说今年已有5人解除了合同,主要原因是业务不行。

     

        执掌过十几个交响乐团的陈佐湟,对贵交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尊重音乐家尊重艺术,可以完完全全按艺术规律办事。他说,这个乐团的宗旨非常明确,那就是不跑码头,把艺术标准和最广大的观众放在首位,这里有对艺术发展最有利的气氛和人际关系,在这个机制下,不练琴不行,违反纪律不行,为个人私利牺牲集体名誉更不行。

     

        “民营企业家出资办交响乐团,又办得如此专业,不能不说是中国社会精神文明的一大进步。”陈佐湟说。

     

        (本报记者 单三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