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四川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培养了中国民航80%以上的飞行员、95%以上的机长,被誉为“民航飞行员摇篮”、“民航管理干部黄埔”。
一所学校,依托一个行业,支撑一个行业。
10年来,中国民航飞速发展,规模跃居全球第2。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身在其中,大有作为,成就了发展史上的“黄金十年”。
风险招生,逆风起航
2002年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每年最多招收培养300名飞行学员;
今天,学院在四川广汉、绵阳、新津和河南洛阳拥有4个分院、5个机场、263架各型教练机,招飞人数高达2000余人,学校面积1.6万亩,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民航飞行院校”。
“2003年,我和院长上任时间还不长,就遇到大麻烦——金融风暴、民航改制、生源骤降,到航空公司去拉生源,还不受欢迎。在形势复杂、困难重重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头脑清醒,勇敢迈步。”10年前的艰难,党委书记朱勇记忆犹新。
面对巨大的压力,学院看准了未来趋势,抓住了危中之机。
“我们判断,触底必然反弹。中国民航要发展,飞行学院有前途。于是,在2003年本已减少的各航空公司订单招生之外,自己招收了120名学生出资培养。结果,一年后的2004年,中国民航的整体形势转好,飞行员供不应求,那120名‘风险招生’的学员被航空公司全部‘抢’走!”说起当年的逆风起航,身为中国民航首批特级飞行员的院长郑孝雍意犹未尽。
随着中国民航业在全球民航业中异军突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趁势而上,拿出多年积攒的“老本”,添置新机型,扩大招生量,建设新校园,实现凤凰涅槃。
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
10年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还是部队营房的底子,房屋老旧,道路破损,谈不上绿化,更没有大学气派。
如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散落在草木葱茏之中。全球民航界的风云人物常来这里参观,民航业的国际会议和论坛也常在这里举行。
学院确立“以飞为主,协调发展”的思路,已发展成以工为主,理、工、文、管、法并举的多科型大学,年录取新生近4000人,在校生达16700多名;开设本专科专业24个,还可以在8个方向开展研究生教育,覆盖了民航运输所有领域。飞行主业继续强势增长,年飞行训练量达到33万小时,其中空中飞行训练24.6万小时,位居全球所有民航飞行院校第一名。
学院变大了,校园变美了,但传统作风没有丢。“黄金十年”,民航飞行学院走的是守正开新之路。
“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是民航飞行学院的教风,是所有教师的行为准则。学院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习如此,生活也不例外,晚间查寝、每周定时统一着装、周末全校学生点名……从点滴入手,时时处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飞行员跳槽事件’和‘返航门事件’,我们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没有一个参与!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学校的教育观:养成一流的作风品质。”在学院已经工作了35年的党委副书记陈大伙自豪地告诉记者。
为中国民航打稳根基
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飞行安全高于一切。”
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创造了新中国民航最长的安全纪录——整整49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飞行安全事故。
“安全是民航发展的根基,人才是民航发展的关键。面对安全,我们如履薄冰。培养人才,我们责任重大。”这是郑孝雍的话,也是所有飞行学院人的心声。
为了从民航大国迈向民航强国,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确立了面向“十二五”的“6321”工程:
——“6”,在现有广汉、绵阳、洛阳、新津4个飞行分院的基础上,增加遂宁、阆中两个分院,弥补训练实体的不足;
——“3”,建设3个基地,即在山西运城、河南南阳建立训练基地,在四川广汉建立全国通用航空器维修基地;
——“2”,进一步完善川、豫两大训练网络;
——“1”,完善“模拟训练中心”,开发波音、空客预资格课程。
落实这一规划,“十二五”期间,民航飞行学院输送的飞行员将在8000人以上,可以极大缓解中国民航发展的人才压力。
从一所学校看一个行业,中国民航,鲲鹏展翅,志在长空。
(本报记者 李春林 练玉春 危兆盖)
(更多报道详见9版“迎接十八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