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科技——农交会上它最亮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9日   06 版)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在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里,个大粒多的水稻穗子,色鲜饱满的苹果、葡萄,花样繁多的辣椒制品,鲜嫩诱人的蔬菜幼苗,这些农产品将偌大的展览区装扮得多彩缤纷,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对于这些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更能引起采购商和普通观众注意的是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农业科技。正是这些科学技术,为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成为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良种良法:为粮食增产增添动力

     

        在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聚集着一群前来参观的观众,他们不仅对摆在面前的比一般玉米更大更长的玉米棒子啧啧称赞,还好奇地拿起真空包装的玉米种子来回翻看,不住地讨论:“难道种子也需要真空包装么?真空包装有啥好处?”

     

        “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加产量。”站在一旁的杨建强经理介绍道,“粮食要增产,需要良种和良方的配套,这种真空包装的种子正是为了配合我们着力推广的单粒播技术。真空包装可以更好地控制种子的水分,可将出芽率提高到95%以上,也更易保存;而单粒播技术则会使植株密度合理,抗倒性、抗病性增强,良种配良方,可以将玉米产量提高10%到15%。”

     

        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我国粮食产量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八连增”提供了坚强支撑。近年来,我国累计投入50多亿元,在水稻、小麦、玉米等50个农产品产业技术领域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加快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我国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并形成了配套的栽培模式,支撑粮食亩产从2002年的293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44公斤。

     

        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科技已成为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推动力量。

     

        技术创新: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过来尝尝我们的葡萄吧,这边是被评为‘中华名果’的玫瑰香,是有机水果,不用剥皮吃。”在天津滨海茶淀科技园的展台前,负责人刘娜热情地向过往的参观者介绍着展台上的葡萄。

     

        刘娜来自天津茶淀镇,这是一个传统的葡萄种植区,但这几年,茶淀镇却在悄悄发生变化。“这两年,我们实施了葡萄标准化技术转化工程,改良了传统的种植技术,每年光靠葡萄,就能收入三四万元……”说到自家的葡萄,刘娜兴奋地说个不停。

     

        和茶淀镇一样,如今,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有力指引下,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使得农作物新品种和新的种植技术不断涌现,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被攻克并得到大规模应用,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或二次以上加工比例达到30%以上,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可靠途径,促进了农民收入实现八年连续快速增长。

     

        成果转化:让农业高效更有活力

     

        在贵州遵义的展区里,多种多样的特色产品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口味多样的腐乳摆满了展示架,兰馨雀舌、君顶红等包装精良的茶叶礼盒也占据着展区的一角。据介绍,遵义今年带来的基本都是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

     

        对于这个特点,遵义展区的总负责人吴刚解释说:“我们是西部落后山区,基础薄弱,想要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农业科技,走现代化农业道路。我们从全国引进科技人才,政府投资几个亿,用于农业技术创新转化,扶持了近100家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辣椒系列产品、茶系列产品等兼具地方特色和高科技含量的拳头产品,走上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各大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开发新品种,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90%以上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60%的企业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认定或奖励,龙头企业共辐射带动农户1.1亿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400多元。

     

        (本报记者 李 慧 本报见习记者 杨 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