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我科学家揭示肝癌发生早期分子机制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9日   06 版)

        本报上海10月8日电(记者颜维琦、曹继军)肝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仅为7%,高居癌症致死原因的第三位。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几乎占全球肝癌死亡率的一半。然而,由于对肝癌发生早期过程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肝癌的早期诊断一直受到极大的限制,被确诊的肝癌患者通常已处于肝癌晚期。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今天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惠利健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小组关于肝癌发生早期阶段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发现领先国际,为将来肝癌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具有潜在的应用于预防治疗的前景。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缺失小鼠模型发现,在肝癌发生的早期阶段,C—Jun通过抑制C—Fos基因的表达促进了肿瘤的发生。较低的C—Fos含量会降低乙酰转移酶SIRT6的水平,从而增加细胞内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最后造成肿瘤起始细胞死亡减少,促进肝癌发生。此外,通过对人类肝癌癌前病变组织的分析,发现这个分子机制在一部分人类肝癌发生早期同样被激活了,而在晚期肝癌中则没有变化。研究证明,如果在肝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增加SIRT6的含量或者抑制生存素的活性均可以抑制小鼠肝癌的发生,这为肝癌的预防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分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