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百村百乡行66

    田野里的笑声

    ——河北省无极县秋收见闻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9日   04 版)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河北省无极县南流乡西宋村。在村西,只见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一大片玉米田里来回穿梭,沉甸甸的玉米被收割机大口吞进,田边的塑料布上堆满了新收的金灿灿的玉米,搬运玉米的村民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今年的收割场面相比往年显得格外轻松。

        “近来天气好,我们要抓紧时间收割玉米,起早贪黑虽然有点累,但收入还不错,大家都很开心!”来自无极县泊头村的收割机手赵永才高兴地说,“这是我今年买的新型联合收割机,比一般的机子收割得要快些,当然也要贵些,加上配置共花了1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万元,剩下的我自己投入。今年我已收割500多亩,收入3万多元,差不多两季就能收回成本了!”

        “你一台机器一季就收割了500多亩?”记者问道。

        “除了我的机器好外,还要感谢我们县农牧局,要不是他们出头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咱们哪能联系到这么多业务!”赵永才解释说。

        “农机户(大型机械购买户)‘单兵作战’信息不灵,效率不高,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抱团闯市场,更能发挥集团优势,互通作业信息、增加作业效益、交流操作技术,也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陪同记者采访的无极县农机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我们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比较优势逐步显现,入社的成员也逐渐增多。起初成立时,只有成员6人,联合收割机5台,旋耕犁两台。现在新增成员8人,新增收割机8台,小麦播种机5台。作业服务范围除本县外,现在已延伸至周边的深泽县和定州市,预计今年我们合作社秋收面积将接近万亩。”“双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曹国庆胸有成竹地说。

        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举多得,除合作社成员赚得盆满钵满外,农户也受益不少。“我家7亩玉米,以前全家5口人忙活一天都收不完,现在有了收割机,两三个小时就完事。”无极县七汲镇小镇村村民董国兴说,“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收割服务,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省钱!”

        据了解,今年无极县的玉米可实现机收30多万亩,机械化收割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农民秋收难,还可为农民节约各种费用5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甄建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