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8日 星期一

    国际专论

    制定国际规则,中国不应缺席

    张小楠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8日   08 版)

        近年来,国际规则的“破”与“立”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西方就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中国、俄罗斯等国激烈博弈,到美国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打造“下一代贸易”标准,再到欧洲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明确给发展中国家设置“量化指标”,21世纪的国际“规则之争”已愈演愈烈。

        这场“规则之争”的实质是国际事务主导权的转移与争夺,背后是新旧国际格局的交错转换,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全球化、信息化把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大势所趋,金融危机加快了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二战后确立的以美国和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经不合时宜、捉襟见肘,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当前西方国家深陷多重危机,内外交困,但不愿正视自身软硬实力缩水的事实,企图通过修改既有规则转嫁矛盾,延续其占有“规则红利”的特权,激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和抵制,这一轮国际“规则之争”实际上已演变成新形势下的“南北之争”。

        在这场“规则之争”中,中国无法置身事外。今天的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海外利益遍及全球,是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国际规则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影响到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今天的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对于西方国家强加于人、损人利己的行为可以采取更有效的反制措施。

        中国参与“规则之争”,不是要做“麻烦制造者”,更不是谋取霸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意与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建立平衡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要做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坚定捍卫者。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干涉他国内政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行径,应该为时代所摒弃。中国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干涉主义”,在叙利亚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上主持正义,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要做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可以说既得益于全球化,也得益于自由贸易规则。中国将全面履行入世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对外投资,坚决反对一些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之际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多哈谈判进程和地区自贸区建设,促进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要做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的坚定推动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日趋严峻,既有的国际多边框架和全球治理机制局限性凸显,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中国站在新兴市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边,推动二十国集团在南北平衡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增加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份额和投票权,致力于争取更加公平、公正的制度性权利。

        中国要做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践行者。中国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巨大努力,向欠发达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制定并严格执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哥本哈根协议》的最终达成做出重要贡献。针对西方试图制定强制减排方案,并通过“绿色壁垒”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做法,中国一方面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据理力争,同时要加快国内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积极培育自身绿色产业,推广绿色增长理念,力争在国际可持续发展规则制定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网络、外空、极地、海洋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也已提上日程,中国也要适时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当今世界,中国缺席的国际规则是不完整的。在新一轮国际规则之争中,中国不会当“旁观者”。一个自信和敢于担当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