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8日 星期一

    点 睛

    诡异多变的双台风

    刘珺 王晨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8日   15 版)
    资料图片

        今夏以来,我国登陆的台风数比同期偏多,强度也偏强。还出现了两个双台风:分别是“苏拉”和“达维”、“天秤”和“布拉万”。从不起眼的热带云团到超强台风,双台风的强度带来的破坏性巨大。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张长安介绍,双台风效应(又称藤原效应)是指两个台风靠近时,二者连线呈反时针方向旋转的现象。一般而言,台风之间的距离小于20个纬距(1纬距约等于110公里)就可能产生双台风效应,二者距离小于12个纬距往往会产生明显的双台风效应。但不确定性很强。

        最常见的双台风相互作用可分为三类:单向影响型、相互影响型(如2009年的台风莫拉克和天鹅)、合并型。双台风多诞生于盛夏季节。张长安说,“因为这个季节的西北太平洋能为台风的生成提供大面积的暖海温,海水蒸发后,形成的水汽越聚越多,台风的胚胎就很容易孕育并发展壮大。”

        1961年9月11日和1997年10月18日曾出现过两个顶级超台风同时存在于洋面的奇观。分别为:6118号台风“南茜”(有记录以来持续风速最大的台风)与登陆台湾的6120号台风“帕米拉”,以及9723号台风“伊凡”和9724号台风“琼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