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8日 星期一

    一家之言

    减负增效与快乐学习

    高兴义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8日   16 版)

        解决减负增效问题的根不在学习时间长短、不在作业量多少、不在学生在校时间的长短,而在效益。同样的作业,不同学生使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关键在做作业的效益上。一谈到减负就是从减少学习时间,减少作业量下手,殊不知这是费力不解决问题的措施。如同树叶蔫了,给叶子浇水一样,解决一时解决不了根本,必须给树根浇水才能解决问题。

        减负增效的根在哪儿?提高效益是根,特别是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自由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课堂效益大小的判断不在于教师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的大小,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位校长兼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外出开会一两个月不需要别的老师代课,而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其他班都高。一位语文老师,他从不留作业,但他的学生却主动把课本上的作业做完,还请老师再留些题,一位校长对我说,“他是我女儿的语文老师,第二天有语文课,我的女儿就特别高兴,甚至手舞足蹈。”一个学生第二天考政治,他却做数学题,我问他,你怎么不温政治。他说:“上课时我就学会了,还需要温吗?”一位普通校数学老师,上课基本不讲数学,可是他教的一个班学生高考却有半数左右考上北大、清华,比有的示范高中校全校考上的人数还多。

        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从事数学研究得益于他的中学老师,是老师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向往。在他的印象里,老师是半堂讲知识,半堂讲数学家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使他收益很大。他个人经验和体会是,自身勤奋努力都能成功。

        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老师领进门,成败靠个人。”

        减负增效应从以下“四转向”做起:从反对老师满堂灌,转向反对老师满堂占;从反对老师一人堂,转向提倡研究性学习;从反对老师多留题,转向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反对老师占时间,转向提倡学生刻苦攻读,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间分被动时间和主动时间,被动时间是指学生完成老师、家长留的作业所用时间,这是负担,多了就是过重课业负担,应该减少;主动时间是指学生自己自由发展所用的时间,这是一种享受,不论多长都是宝贵的,不属于课业负担之列。我们要减轻的是被动时间,而要大力提倡学生多用主动时间自由发展。丁肇中教授说“我父母让我自由发展,这对我很重要。”(作者单位:北京十五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