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8日 星期一

    新闻人物

    “火星人”王跃“着陆”北师大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8日   06 版)
    王跃近照(资料图片)

        新学期,一身休闲装的“火星人”王跃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并没有被人认出。

        又回到平常,那是他“返回地球”后格外珍惜的日子:有四季变换,有清风绿草,有阳光,有不同的食物。

        还好,体重恢复得和以前差不多,稀疏的头发也逐渐浓密起来,他将攻读心理学,开始脑与科学认知研究院博士的新生活,这又将是一段新奇的历程。

        王跃拥有一段常人少有的奇特经历。

        2009年,王跃作为中国志愿者成功入选由俄罗斯组织的“火星500”国际大型试验项目。2010年6月3日,他与国外5名志愿者一同进入模拟“太空舱”,开始为期520天的往返地球火星模拟太空飞行,并于2011年11月4日成功“返回地球”。

        520天,550立方米的密闭模拟舱生活。“看不到日出日落,像机器人般生活。计划表上说你该起床了,你就得起床;该工作了,你就得工作;该睡觉了,你就得睡觉。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上网、不能看电视。”

        难熬的日子他就练毛笔字、看英语阅读、看俄语教材、弹弹吉他,甚至儿时的变形金刚也能给予他安慰。

        正是这次“火星之旅”让他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舱内很多实验跟心理相关,有些实验让你有种备受折磨的感觉。总是不断地让你重复,而且程序设计必须要按照条条框框来进行。有的实验周期是两周、一周甚至每天,很难熬。这时候就有特别强烈的想法,就是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结果出来之后,又该怎样分析?怎么利用?”

        回国后,他就开始联系学校和老师,准备复习。“不管是学校还是单位知道这个情况后都比较支持,考试还是比较顺利的。复习的时候很难,考完就不难了。”

        “并不存在一个位子在等着他。”笔试、复试,一路下来,王跃通过了博士生招生考试,被录取为全日制博士生,他的复试成绩比初试成绩还好。

        王跃的导师、脑与科学认知研究院院长罗跃嘉教授表示,目前,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正与中国航天员科训中心联合项目攻关,展开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在王跃读书期间,他的模拟火星生存经验也对该项目的深入推进大有好处。“他能在两个单位间发挥桥梁作用。”

        520天的生活,一段非同寻常的心理笔记,是一份珍贵的财富。

        未来将会怎样?是否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航天员?一切还不得而知。

        但王跃更清楚自己的现在。“我的工作是航天员教员,现在,载人航天已经发展到空间站,也要开展航天医学等方面的实验,我要利用这三年的时间好好积累经验。”

        “未来我国也可能有类似国外‘航天研究员’的科研人员上天的机会。”导师的话,还回响在耳边。

        王跃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适应未来1000多个在校园里明媚的日子。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