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8日 星期一

    十年: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之路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8日   10 版)
    延吉中央小学的孩子们身着民族服装表演舞蹈。 资料照片
    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民族小学的学生在现代化的电教室里上课。 新华社发
    新疆阿瓦提县的民间艺人表演“刀郎木卡姆”。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藏族姑娘边珍在拉萨市达孜县优敏芭藏香厂内制作藏香。随着政府加大对传统技艺的支持力度,2010年,优敏芭的作坊被政府请进拉萨市达孜县工业园。

    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摄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麻栗镇修建的“彝家新寨”。 新华社发(李华梁摄)
    勤劳快乐的恩施州苗家女。 资料照片

        编者按

     

        十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十年,我国民族地区阔步前行的一段岁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布在祖国大地的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直接见证民了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这些政策,既有覆盖整个民族地区的全局性重大举措,又有根据各民族地区实际制定的专项政策;既有针对特殊群体制定的政策措施,又有针对特定区域制定的政策措施。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十年,发展速度最快的省区,大都集中在西部和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这十年,是民族地区受支持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民生改善最显著的时期。各族群众共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真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各民族大团结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一个地方,一个故事,一个缩影。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生动的镜头,近距离感受这十年来民族地区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见证民族地区百姓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之1:千亿元GDP

     

        提起民族地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贫穷、落后。但是,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不仅让很多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而且有的地方更是突破经济总量1000亿元的大关,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2012年1月20日,在四川省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公布,2011年,四川省六个市州的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凉山州赫然位列其中。

     

        千亿元GDP,见证的是凉山的科学发展之路。

     

        凉山,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如果以“十一五”初期为原点,以2008年为分界点,近年来凉山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十一五”初期到2008年,一个是2008年到“十二五”开局。

     

        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蔓延,凉山确定“保增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在“项目投资拉动年”的引导下,工业强州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步伐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放慢。当年10月,会理中国钒钛磁铁矿业有限公司(会理财通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西昌钒钛产业园区被列为全省百亿元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西昌烟草食品产业园区被列为全省“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促进工作行动计划”重点园区。

     

        在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凉山州经济在2008年绝地突围后,终于在2009年实现了触底反弹。当年,全州实现GDP627.11亿元,增速达到15.7%。

     

        2010年,凉山州全面开放开发,加快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一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凉山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4.19亿元,增长17.5%。以超过经济总量目标任务84.19亿元的发展为“十一五”完美收官。

     

        2011年,“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西昌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了561亿元,宏观发展战略的“三先”发展基础更加牢固。而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始进入大投入、高强度、宽领域的新一轮综合扶贫开发阶段,蓄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或增长点。这一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13亿元。

     

        凉山经济已迈上新的台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及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在经济总量超过1000亿元后,发展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之2:兴边富民行动

     

        我国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中,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在2200多万的边境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了近一半。为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使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根据国家民委的倡议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我国从2000年正式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行动实施10多年来,边境地区各族群众不断从中受益、得到实惠。

     

        板石镇孟岭村位于“一眼望三国”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西部边境,与北朝鲜隔江相望,素有“延边小江南”美誉。

     

        初秋时节,当记者来到孟岭村时,周围山坡上栽种的苹果树果实累累,村民们各个喜笑颜开。这里全村人口230户,其中种植富硒苹果果农150户,种植面积400公顷,是黑龙江、吉林两省最大的富硒苹果基地。近年来,孟岭村依托富硒苹果产业,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实现苹果销售收入450万元,全村村民纯收入7680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举办3届的孟岭富硒苹果旅游采摘节,让孟岭品牌享誉省内外,苹果供不应求。

     

        而这些丰收的果实,主要得益于兴边富民行动。2000年5月,珲春市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试点市,到2010年,珲春市共争取兴边富民行动资金289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564万元,建设90个项目。2010年,珲春市又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市,每年享受国家补助资金800万元。利用这一资金,珲春主要发展了苹果种植等兴边富民项目,带动了一方少数民族群众致富。

     

        孟岭村党支部书记李虎植高兴地说,国家兴边富民政策落实以后,孟岭村富硒苹果基地成为兴边富民工程的重点扶持项目,成为促进边民增收致富的成功典范。

     

        兴边富民首先是实现了富民。村民通过种植果树,改善了环境,增加了收入,不仅住上了新房,一些村民还买了轿车。其次,便是促进了人口的回流。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很多人都去韩国打工,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兴边富民行动给村民提供了种植富硒苹果的资金、技术、种子,村民又从国外回到了村里种植苹果。“在家里抱着‘金苹果’过舒心日子,还出国打工干啥?”

     

        果红溢香引客来。如今,孟岭村的富硒苹果被省内外客商认可,纷纷发来订单订货,每年苹果供不应求。该村还被列入了吉林省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品尝着香甜的苹果,记者不禁感叹,在兴边富民的带动下,村民们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

     

        关键词之3:民族旅游经济

     

        我国民族地区风光优美,幅员广阔,拥有众多品位高、吸引力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10年间,民族地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提高了农牧民收入,实现了旅游增收致富,富民惠民,同时繁荣了民族文化,改善了发展环境,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

     

        和每天清晨一样,贵州雷山县西江镇千户苗寨风景区德月楼农家乐的老板潘小兰早早起床,开始为一天的生意准备食材。这个28岁的苗族姑娘可以说是近年来受益于村寨旅游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2011年,得知家乡“旅游兴县”的优惠政策消息后,潘小兰带着自己外出打工赚的12万元积蓄和镇里提供的20万元免息贷款回家创业。

     

        位于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较为完整的地方。目前居住着1288户、近6000寨民,村中99.5%的人口为土生土长的苗族村民。

     

        在多数当地村民眼中,“好日子”是从2008年开始的。这一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镇召开,西江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越来越多和潘小兰一样的西江人返乡自己干。

     

        目前已经开了5家分店的“李光雄银饰店”在西江已经颇有名气。老板李光雄是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民间传承工艺师,让他选择重回西江发展的理由很简单,“哪儿都不如家乡美,哪儿都不如家里好”。

     

        雷山县西江镇副镇长陈臻介绍,目前“苗家乐”接待户已经从2008年大会之前的40余户发展到138户,民族工艺品店从28家发展到75家,农家乐、宾馆酒店、西江艺术团、古歌队和各类商铺给当地村民创造了近1000个就业岗位。

     

        “我们公司总共300多人,75%以上是西江本村村民。”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昌智介绍说:“我们以尽量解决当地就业为重点。”陈昌智的公司组建于2009年,也是响应了雷山县“旅游兴县”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大做强西江的旅游产业。

     

        在过去,大批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普遍现象,他们不仅带走了村镇最重要的生产力,也割断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自2008年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后,西江千户苗寨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2011年达到7100元,是2008年末的3.5倍。西江的旅游市场也带动了周边山寨乡镇的发展,附近的营上、猫鼻岭等村寨大力发展蔬菜、养殖等产业,在白水河上游建起了种植基地。

     

        “西江是贵州乡村旅游扶贫的代表之一。我们做旅游,不仅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发展,更重要的是致富一方百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

     

        关键词之4:农牧民增收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两个大局”、“共同富裕”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让西部地区人民尤其是广大农牧民尽快走出贫困,富裕起来,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之一。

     

        肃南,我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

     

        2008年:5522元;2009年:6128元;2010年:7008元;2011年:8062元——这是一组反映肃南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把它们连起来,就是一条上升的优美弧线。

     

        高山细毛羊是肃南畜牧业的招牌,也是农牧民增收的宝贝。近年来,该县在做强细毛羊产业上持续发力,突出“绿色”和“高原”两大优势,全面推进甘肃高山细毛羊繁育基地建设,建立了农牧民贷款担保机制以及优质种公羊引进、繁育基地建设、推广绵羊穿衣等12项促进产业化发展的补助政策,使传统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单一利用毛肉、向各类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方向转变。

     

        目前,该县优质细毛羊养殖规模达72.24万只,细毛羊综合品质得到有效提高,只均产毛量达3.93公斤,同比提高0.25公斤,净毛率提高5到10个百分点,每公斤售价提高2元以上,全县农牧民收入的80%以上来自于细毛羊产业。

     

        与此同时,肃南县依托城镇化建设和旅游、玉石产业的兴起,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力度,积极引导农牧民从事第三产业增收。去年,培训农牧民5179人次,输转劳动力42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2900多万元。加快旅游业开发,以餐饮服务为主的休闲旅游业日渐兴旺,全县目前有“农家乐”、“牧家乐”、民族景点等旅游经营户89户,从业人员1600多人,户均年纯利润在5万元以上。

     

        在做好“加法”的同时,肃南县也做好“减法”,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康乐乡康丰村的安自明老人得了冠心病,在兰大第一医院做手术花了9万多元,一家人起初还为这笔巨额支出发愁,后来新农合给他报销了3万元,大病救助又给他报销了2万元,老人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

     

        从改善民生入手,加大农牧民群众就医、养老、住房等保障力度,是切实为农牧民增收、减轻负担的重要途径——

     

        全面实施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三免两补”十五年免费教育,把农牧民家庭的教育支出降至最低点;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提高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和大病补助标准,去年为1700多名参合农牧民报销医疗总费用388万元;农牧村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农牧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850元提高到1096元,纳入农牧村低保对象2585户4284人,发放低保金439.4万元;逐步减轻农牧村群众养老困难,将农村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50元,参保率达98.1%,去年为2800名60岁以上农牧村老人发放养老金584万元……

     

        此外,县财政还加大政策惠农力度,去年通过“一折通”落实退牧还草、农资综合直补、良种和农机具购置等各项补贴2900多万元。

     

        收入增多了,负担越来越少,肃南农牧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甜。

     

        关键词之5:民族文化品牌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绚烂多彩。十年间,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发展促经济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发展在民族地区方兴未艾。

     

        一位韩国人为了听纯正的蒙古长调千里迢迢来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他是在东苏旗乌兰牧骑的一位演员赴韩国的演出中,第一次听到蒙古长调。当时,他先是惊得目瞪口呆,随后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什么歌,竟如此摄人心魄?”“是蒙古长调!”自此,到锡林郭勒草原上听蒙古长调便成了他魂牵梦绕的愿望。

     

        文化传承与发扬需要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更需要传承文化的群体支撑。走进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传承的力量、这种精神不仅跃动在草原上,跃动在牧人的生产生活中,更跃动在草原人的心里。从一代草原歌王哈扎布,到一心要把蒙古式摔跤——搏克推向世界舞台的李·巴特尔;从多年致力于元上都研究的董希格,到带领民乐团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朝格吉勒图……正是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向世界宣告:如今的锡林郭勒让人向往的已经不只有原生态的草原图画,草原文化正在成为另一张让人倾心的名片。

     

        为了让宝贵的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锡林郭勒盟有目的地寻找和培养文化传承人,目前,已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1人。东乌旗萨麦苏木呼日其格嘎查61岁的牧民陶克陶夫,不仅参加了旗里举办的牧民千人长调演唱大赛,还获得了全盟长调大赛老年组的冠军。这位老牧人因为能够完整地演唱60多首长调,而成为当地受人尊重的传奇人物。

     

        与此同时,锡林郭勒盟着力将历史和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鼓励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扶持、自主创新、市场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使“文化主张”十分坚定、“文化规划”更加清晰、“文化发展”层层推进,使“金字招牌”变成“金链子”。

     

        十年间,随着经济跨越式发展,锡林郭勒盟也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着力改善硬件条件,为深入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盟各地在城市建设中也充分融入了丰厚的文化元素,一座座赋予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像一张张醒目的名片,使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斟一杯美酒,流淌出牧人的奔放;饮一碗奶茶,品味草原的芬芳;唱一曲草原歌曲,荡起心底纯真的情愫;赏一段民族舞蹈,领略马背民族的刚毅坚强……从“文化大盟”战略的确立,到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再到文化产业的崛起,锡林郭勒盟走出了一条清晰的文化发展新路。这条路,不仅使锡林郭勒盟文化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更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记者 殷 泓)

     

        本版稿件除署名者外均为本报记者殷泓、本报通讯员孙宏阳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