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

    警惕月饼经济裹挟的腐败潜流

    周继坚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28日   02 版)

        中秋临近,“月饼经济”炙手可热。据媒体报道,北京一家公司推出了多款用真金白银制作的月饼,售价从9520元至47620元不等,款式和销量都多于往年。还有媒体曝出多家月饼厂商卖出的月饼券有名无实,通过层层回购,月饼券异化成厂商“印纸”卖钱。

        为了迎合一些人“送得出手”、“送出档次”的心理,月饼厂家通过对月饼进行豪华包装,不断翻新月饼样式,使一盒月饼的价格涨到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月饼馅也由传统的果仁等,换成了价格不菲的鲍鱼、鱼翅等食材。这些月饼虽不断“升级”,但终究还是能吃的。但是像金银月饼和月饼券这样的“虚拟月饼”,就已经脱离了月饼的属性,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往来了。

        据报道,光是月饼券这一“虚拟经济”,市值就在百亿元以上,其流通早已形成一条灰色的利益链。真金白银做成的“月饼”同样价格不菲,早已不是一般人情往来的标准了。众所周知,普通百姓买不起,也不会去买高价月饼、“虚拟月饼”,而从厂家那里可以得知,这些“虚拟月饼”大多流向了政府机关、商业客户。试想,短短的中秋节日期间,凭借“月饼”这一载体就能带动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往来,其中蕴藏了多少腐败潜流?

        不可否认,在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人情社会,人们还习惯于以“人情往来”来看待送礼。对公职人员来说,尽管党纪国法禁止其行贿受贿,但对于收受礼品和礼金,一些地方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个人私事,不加干涉。这种监管上的漏洞,反过来成为一些人搞利益输送的掩护,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正因这样,一些公职人员大肆收受礼品、礼金,嘴里还振振有词;也正因为这样,“月饼经济”花样翻新,“虚拟月饼”层出不穷。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作为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接受他人吃请送礼,不管是否滥用权力,都难逃腐败嫌疑;而对于商业活动中的送礼之风,也应当以可能干扰市场秩序论,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

        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就把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纳入管理。比如,新加坡的《公务员纪律条例》就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公众的礼物和款待,因公务接受的礼品必须如实报告,价值超过50新元必须交公;德国则规定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将15欧元以上的礼品与酬劳上报,更不允许收受现金。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汇报和上交礼品礼金,并且明确具体的金额标准,不仅有助于对公职人员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也将进一步挤压权力寻租和腐败的空间。只有这样,各种变着法卖高价的礼品才会失去市场,逢年过节就抢购高价礼品的风气才能止息,良好的行政管理和市场秩序才有望真正建立起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