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电影《白鹿原》上映引各界争议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6日 05版)

        改编陈忠实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里程碑”的同名长篇小说,使电影《白鹿原》从筹备伊始就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好事多磨,该片从筹备至今近十年光景,导演从开始的吴天明、陈凯歌到张艺谋,再到最终的王全安,剧本八易其稿,拍摄制作周期长达三年,近期又因技术问题延期放映,可谓一波多折,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然而,这部倾注了诸多期待的电影9月15日公映以来,却没有获得期待中的交口称赞。有人夸奖,有人批评,有人惊喜,有人失望,观众对影片褒贬不一,各界评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争议一:改编能否体现原著精髓

     

        文学名著改编一直以来是影视剧创作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将《白鹿原》这种影响特别大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长篇小说改编成只有几个小时的电影,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导演王全安试图把小说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以影像的方式表达,一些观众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网友“奇爱博士”把《白鹿原》誉为一部格局广阔、思想厚重的史诗巨作;网友“碟中谍”则认为,电影《白鹿原》沉稳厚重地叙述了革命冲撞封建制度的时代背景以及动荡历史下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受电影时长的限制,影片将原著中具有魔幻色彩的白鹿传说以及朱先生、白灵、鹿兆海等主要人物略去不表,只选取了白家轩、鹿子霖、鹿三、白孝文、鹿兆鹏、黑娃几个关键人物展开叙事,专注于通过白、鹿两家两代人的命运沉浮和感情纠葛来折射整个白鹿原的兴衰沉沦和那个年代的历史变迁。这一取舍引发了非议之声,尤其是看过原著的观众,他们纷纷表示,影片的遗憾主要是在后半部分,对田小娥着墨过多,而对白孝文、鹿兆鹏、黑娃这三个白鹿原第二代关键人物的表述却不足,甚至没有交待结局。在日军轰炸下祠堂倒塌的一刻,故事戛然而止,破坏了原有的架构,没有将小说里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来。“电影有些简单粗暴,有些语焉不详”,腾讯电影主编艾辉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但他进一步指出,这些缺憾并不能妨碍这部作品的力量。它对传统和民族性的思考不是随意的附和,基于此,华语电影是有可能完成优秀基因的传承的。

     

     争议二:电影剪辑是否过于突兀

     

        剪辑问题是人们争议的焦点。电影《白鹿原》从去年邀请北京文艺界人士观看的220分钟的版本,到今年二月柏林电影节188分钟的版本,到四月香港电影节175分钟的版本,直到内地公映被缩减成为156分钟的版本,历经多次删减。很多观众反映,影片有些镜头切换生硬,剧情缺乏连贯性,增加了理解影片的难度。30多岁的公司白领孙艺说:“电影前半段还不错,但是后半段有点没看懂。对于我们这些没看过原著的人来说,看这部影片是对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次挑战。”

     

        任何剪辑都是建立在叙事之上的,旨在让故事讲述更加流畅,情绪表达更加饱满,人物关系更富有张力。然而,《白鹿原》的剪辑对影片叙事反而起了负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坦言:“影片剪辑确实有些地方比较跳,叙事的省略过多。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以删减为借口,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导演的功力。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当下中国电影无论怎么发展,讲好一个故事都是优秀作品最基本的特征。因此,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国产电影都应该认真补足叙事这个短板。”

     

     争议三:视听元素是否喧宾夺主

     

        麦浪、牌楼、祠堂、老腔、皮影、方言……电影《白鹿原》中的视听元素令人印象深刻,艺术表达鲜明而富有文化特色。五十多岁的退休职工林静认为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实在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广袤天空下大片金黄的麦田,配上高亢嘹亮的秦腔,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的关中大地,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苍凉粗犷的美。”然而,也有观众认为这些吸引眼球的效果跟故事的结合有点牵强,反而让人在观看过程中有些出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在评论中指出,电影《白鹿原》充滥的意象时空挤占了必要的叙事时空。例如我们会觉得外在于剧情发展线索的朴拙老腔演出场景占用了太多宝贵的电影时空——尽管它那样值得留恋与怀旧,但也只是一种晕染的手段,时而阻断了主线表达,形式挤压了内容。

     

        尽管对电影《白鹿原》存在争议,但是在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冲击下,这部影片敢于挑战经典,将一部中国的文学巨著搬上银幕,并在影片中尽力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对《白鹿原》的争议,也是大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它的结果,这说明中国电影无论是在艺术层面还是其他层面都还有进步的空间,还需要电影人的加倍努力。”饶曙光总结道,“总的来讲,对这部影片,我持肯定态度。我希望有更多人去电影院支持它,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有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本土风格,更代表了本土电影市场的一种需求和希望。”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白鹿原”。目前,对于电影《白鹿原》的讨论仍在继续,至于这部电影是否能成为经典,还有待时间的考验。(本报记者 李 蕾 本报通讯员 汤 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