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5日 星期二

    军人院长的风采

    ——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院长栾复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5日 01版)

        担纲创建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301医院)海南分院并担任院长,在43岁的医学博士栾复新看来,是件意想不到的事。

     

        从18岁上大学学医,一路学下来、干出来,他成为301医院著名的消化科专家。谁想2009年,一纸任命书改变了他生活的轨道。然而他心里也没底,从平地起高楼到驾驭一所医院,干得了吗?干得好吗?

     

     从头再学

     

        从北京赴海南任职,栾复新托运了几大箱子书。“咱不懂就学,不会就问,难不倒的!”他对送行的战友说,更是给自己打气。

     

        “你太神了,入门这么快!”与栾复新一起被派遣到海南建院的301医院干部高继河赞叹道。“这是需要啊!咱们头一个任务就是狂补知识,尽管工期紧,任务重,每天也要拿出时间来学习。”栾复新说。是啊,在海南三亚海棠湾,茫茫的荒野沙滩上要建一所医院,自己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一责任人,要迎着困难与风险,更要脚踏实地。就这样,栾复新领着11位战友开始了“奠基工程”。一个月下来,苦读了100多本专业书,阅读了两米多高的资料,记下了十几万字的心得,还邀请了30多位专家为他们讲课,传授有关知识。

     

        在这期间,栾复新组建起由施工专家统领的万人施工队伍。2009年8月1日,301医院海南分院破土动工了,栾复新立下了军令状:不管多忙,每天必须挤出一小时读书。为了用着方便,栾复新把书放在工棚、办公室,堆在枕边床头。他宿舍的灯常亮到天明,战友们推门进去,经常见到睡着的他——眼镜没摘,衣服没脱,双手捂着本书。

     

        很快,大家折服了。什么都唬不住栾复新,从工程造价预算、招投标到质量监督、安全运营;从进度管理、图纸审查到合同谈判、财务及后勤保障,哪一项他都“门儿清”。

     

        栾复新开了学习之风,在他的带领下,投身301医院海南分院建设的管理者和项目带头人,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尝到了甜头。如今栾复新的宿舍成了大家的图书馆。在书店买不到的书,他那十有八九有,战友们打趣地称栾复新为“图书馆馆长”。

     

     情到深处

     

        2011年12月26日,301医院海南分院大楼矗立起来了;2012年6月9日,301医院海南分院正式运行。破土动工至此的700多个日夜里,栾复新没回过北京的家,没歇过一个星期天。这期间,他先后失去了两位亲人,一位是岳父,一位是哥哥。为了工程,他两次葬礼都没能赶回去。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301医院海南分院副政委李洪斌亲眼看见栾复新听到岳父去世后大哭的情景,也亲眼目睹了失去哥哥后他那痛苦的神情。

     

        现在已担任301医院海南分院院务部长的高继河自己的手机上有一条短信。只见那上面写着:老高,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辛苦了!栾复新。这条短信,两年了,高继河没舍得删——它像一股暖流永远温暖着高继河的心。

     

        身为院长,栾复新能如此平易近人,这么关爱同志,让人难以忘怀。301医院海南分院工程师蒋联,永远忘不掉的是院长捧着他的脚,亲自为他冲洗、上药、包扎。那是前几天在工地上,他的脚被铁钉划伤了,栾复新看到后,心疼地帮他处理。

     

        而在面对记者时,301医院海南分院的炊事员王进军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他激动地说:“我儿子才两岁,一查是先天性耳聋,我和老婆愁死了,甚至都不想活了。这时栾院长来到我身边,塞给我一个信封,里面装着钱,他握着我的手说:别急,咱们有最好的医疗条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们全院职工再捐一些,手术费就够了。现在我儿子换上了人工耳蜗,有了听力!”说到这儿他泣不成声了。

     

     不辱使命

     

        301医院海南分院正式运行仅3个月,可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却多达几十件。尽管栾复新没当主治医生也没操刀上手术,可其中大部分表扬信和锦旗却是写给他的。原来,栾复新这样定位:遇到疑难杂症,重病危症,我们要举全院之力保证抢救,作为院长我要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一天,一辆120急救车送来了一位垂危的病人。病人是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是多发动脉瘤患者,突然因为脾动脉破裂而昏迷不醒。“快,准备手术。”栾复新知道后,马上命令道。随后,他也穿上白大褂,戴上帽子口罩全副武装地进了手术室。整整7个多小时,栾复新和他的战友紧张地奋战在手术台上。“有院长在,大家心里有底。”事后谈起这次紧急危险的手术,医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在301医院海南分院,有这样一封感谢信。信的署名是海棠湾江林村的村民。信中说:“301医院海南分院的医生把我们村民接到医院免费为我们做体检、治疗疾病。村里的老人们都激动地说‘我们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军队。’”还有一面锦旗上面镶着显眼的对联,上联是:好医生医术高超救死扶伤,下联是:好院长医德高尚情暖人间。横批是:为百岁老人保平安。这面锦旗是三亚市25名90岁以上老人委托别人制作的。除了享受到301医院海南分院定期的免费查体外,这些老人们还享受到了免费镶牙、治牙等医疗服务。

     

        没有比能肩负使命更神圣的了,没有比能工作更美丽的了,栾复新带领着他的团队正不辱使命,迈上新台阶。(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