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5日 星期二

    欧洲央行难解债务危机

    作者:刘明礼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5日 08版)

        欧洲央行不久前出台“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将从二级市场购买欧元区债务国债券,规模不设上限。此举获欧洲各界普遍好评,全球股市随之反弹,似乎给欧洲带来走出债务危机的曙光。

        欧洲央行在债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颇有争议。欧洲央行向来以物价稳定为首要政策目标,债务危机爆发后在购买债务国债券方面保持谨慎,以防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通胀加剧。有舆论批评欧洲央行墨守陈规,不愿像美联储一样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导致了危机持续恶化。此次欧洲央行高调宣布将大手笔购入债务国债务,令人联想欧洲可能效仿美国,利用“印钞机”平息债务问题。但欧洲问题远比美国复杂,欧洲央行的政策转变并不意味着债务危机的终点。

        首先,新购债计划目前看还是“空中楼阁”,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德拉吉明确表示,债务国要申请欧洲央行购债,必须先向“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或“欧洲稳定机制”(ESM)提交援助申请,并严格履行减赤和改革承诺。而西班牙和意大利由于不愿接受援助条件,迟迟不愿向救助机制申请救援,这也意味着两国尚无法得到欧洲央行救助。同时,欧洲央行这一计划的执行时间、目标、手段、适用情况等都未明确说明,难消市场疑虑。

        其次,德国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认为,这一计划与欧洲央行的不救助原则相悖,可能引发债务国的“道德风险”,不仅在9月6日的央行理事会上投反对票,甚至威胁因此辞职。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担忧,认为欧洲央行措施不能替代债务国的“改革努力”。鉴于德国在欧元区的实力与影响力,其反对态度将增加欧元区内部分歧,制约整体应对能力,很难相信在缺乏德国支持的情况下欧洲会走出债务危机。

        第三,经济衰退加大解决危机难度。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欧元区第一季度为零增长,第二季度为负增长0.2%,第三季度预计将继续萎缩,全年将负增长0.4%,其中南欧的债务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将分别衰退4.7%、3.3%、1.8%和1.4%。目前,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13个月下降,经济信心指数为3年来最低,失业率创历史新高达11.3%。解决债务问题归根结底要通过经济增长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欧元区当前恰恰是持续的衰退,这势必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增加债务国的财政负担,同时降低救援国的救援能力。

        欧洲央行政策调整显示其在应对债务危机问题上仍有弹性,在关键时刻会出手避免崩盘,但债务问题根深蒂固,非欧洲央行一己之力能够解决,未来一段时间欧债危机可能继续呈“反复震荡、不至崩溃”的局面,“三驾马车”对希腊紧缩计划的评估结果、荷兰议会大选、德国宪法法院对ESM合法性的裁决等,都可能成为引发市场波动的风险点。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