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5日 星期二

    十年交通重点工程剪影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5日 11版)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上海洋山深水港
    京沪高铁枣庄段
    沪蓉西高速公路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上海洋山深水港青藏铁路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京沪高铁泰州大桥沪蓉西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

     

        2003年6月27日开工,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主跨1088米,是世界上首座千米级跨径的斜拉桥,也是目前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斜拉桥,创造了四项世界第一,多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洋山深水港

     

        2006年,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开港;2007年,二期工程竣工启用;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三期工程(二阶段)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洋山深水港一二三期合并运作后,整个码头岸线将长达5.6公里,深水泊位数量达到16个,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下重要基础。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5年8月,全线路基、隧道、桥涵等线下工程基本完成。2005年8月24日,铺轨通过唐古拉山,10月12日全线铺通。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2008年2月,首都机场新建成的三号航站楼投入使用。三号航站楼有445部电梯,年吞吐量将达5000万人次,三号航站楼是仅次于阿姆斯特丹阿斯米尔鲜花拍卖市场的世界第二大建筑,它的建成,使得北京首都机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

     

        京沪高铁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作为京沪快速客运通道,它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其中“一纵”,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一项工程。同时,它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线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约2209亿元,设24个车站。

     

        泰州大桥

     

        2011年9月28日,泰州长江大桥钢箱梁全部到位,实现全线合龙,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桥面。建设中的泰州长江大桥全长62公里,是世界首座三塔两跨悬索桥,预计2012年年底建成。泰州长江大桥建成后,主桥边塔与中塔之间1080米的跨径,将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三塔悬索桥塔跨径由百米向千米的突破。

     

        沪蓉西高速公路

     

        沪蓉西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网G50沪渝高速公路组成部分,2009年建成通车,是我国东西中部地区连接重庆、成都等西南大城市的重要快速通道。它的建设,对沟通东西部交通,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桥隧比例占整个路线总长的67%,最高桥墩达179米,最长隧道达8.7公里,龙潭河大桥桥墩高179米,位列世界第一,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世界最高桥墩候选世界纪录。

     

        杭州湾跨海大桥

     

        2003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36公里,是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攻克了在强潮海湾建设跨海大桥的技术难题,获得了20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桥建成之后,宁波至上海间陆路距离缩短120公里,为长三角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冯蕾、王小润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