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4日 星期一

    本色申纪兰

    作者:申志强(山西平顺)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4日 12版)

        申纪兰,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普通得如同太行山上千万棵松树中的一棵。

        看申纪兰,不要在北京,不要在人民大会堂,不要在灿烂的聚光灯下,最好到西沟,到田野地头,到山坡林地,播种、撒肥、锄草、间苗、收割、归仓。春秋流转,岁月更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申纪兰,和村民一起享受劳动的快乐,享受丰收的喜悦。这就是申纪兰,一个农村妇女的农民本色。

        读申纪兰,不仅仅要看电视新闻报道,不仅仅要看网络舆情介绍,不仅仅要看书籍资料,更要去西沟,走一走西沟的路,翻一翻西沟的岭,跑一跑西沟的地。山连山,原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满目青翠;沟套沟,过去的乱石野草,现在已梯田层层;路绕路,往日的羊肠小道,眼下已进出自如。这就是申纪兰,一步步带领西沟人开山、种树、致富的劳模本色。

        听申纪兰,不只听领导怎么讲,不只听媒体怎么播,不只听外人怎么说,要听来自西沟百姓的声音。洪水暴发,沟满岸平,她与男人们手挽手冲进齐腰深的湍急洪水里去抢救集体的羊只;天寒地冻,她放火炮,抡大锤,背石头,吃在工地,住在工棚,她砸谷坊,修水库,如此冬去春来,治理了七条干沟;坐火车,啃冷馍,喝凉水,她往返于西沟太原之间,最初对企业经营一窍不通的她,硬是办起了西沟铁合金厂。这就是申纪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共产党员本色。

        申纪兰是农民,但又不是普通的农民。1952年,她协助李顺达创办金星农林生产合作社,带领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举起男女同工同酬的大旗。1954年,申纪兰以一个农民代表的身份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年她25岁,而且这一做就是十一届。她是真正的农民代表。

        申纪兰是劳模,但又不是普通的劳模。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申纪兰被评为全国劳模。她坚信:“劳模不劳动,还叫啥劳模?”尽管在以后的风雨人生中,有着许多诱人的光环,但她始终选择不脱离农村,不脱离农民,不脱离劳动。她是真正的劳模。

        申纪兰是共产党员,但又不是普通的共产党员。1953年,在依山而建的村委会办公室窑洞里,申纪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申纪兰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1973年,申纪兰被任命为山西省妇联主任。1983年,申纪兰当选为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她出席世界妇女大会,受毛主席接见,到周总理家做客,中央、省、市,她见过多少领导,多少大人物,但她坚持和群众在一起,不为名累,不为利惑,一生简朴,一生清白,一生忠诚。她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走近西沟,每一次都是精神的朝圣;走近申纪兰,每一次都是令人震撼的仰视。平凡如申纪兰,简单如申纪兰,这是一道沉甸甸的时代命题,也应成为一个永恒的价值追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