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4日 星期一

    山西陶寺遗址:这里可能是最早的“中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4日 05版)

        本报太原9月23日电(记者李建斌、邢兆远)“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群很可能就是最早的‘中国’。”日前举行的首届陶寺帝尧文化旅游节上,多位专家学者提出,无论从存在时间上,还是历史地位上,山西陶寺遗址都与“古平阳城”相一致,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公里的陶寺,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支点,出土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特别是文字、城墙、宫殿、王陵、铜器、彩绘蟠龙纹陶盘、观象台等,具有早期国家的特征。其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古观象台、中国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农事历法、最早的国家龙徽、最早的八音鼓乐、最早的木器、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等。其中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功绩。陶寺遗址的发掘和发现,使尧、舜、禹时代不再是传说,证明了山西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根祖之源。

        专家们介绍说,“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可见《何尊》中的“宅兹中国”,可确凿证明“中国”这一概念与称谓在西周早期已经出现。但“中国”指哪里?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一直存在争论。在发现陶寺遗址之前,只有一个中原的概念,人们认为在中原地区的国家就是中国。之所以确定陶寺遗址为最早的“中国”,著名考古学者何驽表示,是因为发现了残长为171.8厘米的漆杆,即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中的圭尺。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古人建立都城必须遵循王者居中、王者与天地交通的思想,依照夏至影长的标准确立地中,以此来确定都城选址,在地中建都城,在中土建国家,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就是“中国”。何弩表示,“中国”出现或形成的物化标志是陶寺圭尺的出现,因为它是人们在“独占地中以绍上帝”的意识形态指导下,通过圭表确定中心位置而建都立国的最直接物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