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扁豆、西红柿长势喜人,大丽花、各种草花争相斗艳……走进甘肃省永登县龙泉寺镇长涝池村高汉春家的院子,记者眼前一亮。女主人杨永桂喜滋滋地说:“2009年在妇联帮助下,俺家建起‘母亲水窖’,生活才好起来。过去,不下雨,就没水,吃水要不就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挑,要不就吃泥坑里的水。十天半月才洗一次衣服。更不敢想种花种菜了。”
短短几天,记者辗转于甘肃永登县、定西市通渭、临洮等县,亲身感受到由全国妇联等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具体组织的“母亲水窖”等大型公益项目在西部干旱贫困地区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卫生条件、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
聚爱心 “母亲水窖”解窘困
西部地区大多因干旱而贫困,又因缺水而致很多妇女儿童生活窘困;农村妇女中70%的人也因此而患有妇科病。甘肃定西市漳县五当乡马泉山村马家山社的28户人家,每天吃水要下到三四里外的山脚下去背,来回最快也要两个多小时,当地流传着“有女不嫁马家山,马家山的水难担”的俗语。
2001年4月,当地成为“母亲水窖”首批试点项目乡,即在千元公益资金支持基础上,地方政府按1:1比例配套资金,村民投工投劳,建成一口水泥硬化的容量为50至80立方米雨水的标准集雨水窖,分为沉淀和储水两个池。受益的百姓们称之为“幸福窖”。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实施十几年来,已在西部为主的24个省(区、市)修建了集雨水窖近12.8万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近1500处,受益人口达到180万人。目前该公益项目已发展为“1+N”模式,即以“母亲水窖”为龙头,因地制宜,建设一个太阳灶或沼气池、一处卫生厕所、一棚蔬菜瓜果、一圈家禽家畜、一个美化的庭院等,为西部干旱地区贫困妇女及家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保平安 “健康快车”救母婴
“母亲健康快车”,是全国妇联、妇基会为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现状、维护妇女健康权益而实施的大型公益项目,于2003年7月在北京启动,随后不断募捐来的车辆相继开往西部。“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以流动医疗车为载体,由当地妇联组织协同医院共同执行。力争使每辆车形成培训与宣导、筛查与体检、预防与救助、具有辐射效应的链条式卫生健康服务平台。做到普及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开展健康咨询和义诊;免费对贫困妇女进行健康普查;免费发放募捐药品及各种宣传资料;免费接送孕产妇住院分娩;特殊病例一对一救助。
据悉,项目实施9年来,共有1440辆“母亲健康快车”在全国30个省(区、市)开展各种形式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等系列公益活动。受益人数达3000多万人次。记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仅甘肃省“母亲健康快车”就救助危重病人和接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3.7万人,提供义诊咨询服务293.6万人次,培训计生人员、妇幼保健专干和乡村医生13.8万人次,受益妇女儿童403万人。
送温暖 “母亲邮包”慰民心
记者随临洮县邮政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上营乡瓦窑滩村墁坪洼社的米冬英家,送上了含有日常生活用品和药品,价值300元左右的“母亲邮包”。患有心脏病的米冬英和患胃病丈夫连连感谢,两人一直吃药,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她家的耕地因为退耕还林全部退完,家庭负担较重。“母亲邮包”对她来说,如同雪中送炭。
“母亲邮包”项目是在中国邮政集团大力支持下,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一对一”捐赠平台,捐助方式为一个“母亲邮包”对应一位贫困母亲。邮包将精确送到每一位贫困母亲手中,受助贫困母亲还将填写给捐赠者的“回音卡”。旨在为农村贫困母亲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切实帮助贫困母亲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该项目自今年5月启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已收到各界爱心人士捐赠额近千万元。目前,已在内蒙古赤峰市、青海省西宁市、贵州省桐梓县等地发放了一万多个母亲邮包。
截至今年8月中旬,甘肃省接到社会各界捐赠的“母亲邮包”2549个,共计35.04万元,其中发送到兰州市215个,白银市881个,庆阳市195个,定西市183个,张掖市120个,甘南藏族自治州955个。
(本报记者 李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