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0日 星期四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35)

    付文韬:跟“蛟龙”号走得最近的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0日 04版)
    图为付文韬在展示“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从海底取回的样品。 资料照片

        “‘蛟龙’号就像我们的战友。我能和‘他’一起成长,是我的幸运和光荣。”

     

        ——付文韬 

     

        在“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的51次下潜中,付文韬下潜了19次,其中11次是作为主驾驶。付文韬说,我是跟 “蛟龙”号走得最近的人,“他”就像我们的战友。

     

        作为中国首批受训的两名潜航员之一,在4年海试期间,年轻的付文韬见证了“蛟龙”入海从1000米到7000米的跨越。他自己也从当初一名稚嫩的预备潜航员,迈入了而立之年,驾驶技术娴熟老练。他说:“能和‘蛟龙’一起成长,和祖国的深潜事业一起成长,这是我的幸运与光荣。”

     

        “蛟龙”号的海试之路,是一条全新的路,我国没有先例。熟练掌握“蛟龙”号的海底驾驶和作业,是潜航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付文韬深知任务艰巨和责任重大,在每次海上试验之前,都精心准备。为了提高自己的作业技能,在水池的试验下潜中,他有意识地提高主驾驶航行控制操作的精度和难度,并加大机械手作业的训练强度,精心努力,为海上试验取得丰硕成果打下了扎实基础。

     

        2009年7月到10月,他参加中国载人深潜1000米级海上试验,作为预备潜航员,下潜4次,两次担任主驾驶。

     

        2010年6月到8月,付文韬参加中国载人深潜3000米级海上试验,作为潜航员,下潜7次,其中担任4次主驾驶,创造了包括最大下潜深度3759米;最长海底作业时间9小时零3分;首次在中国南海海底采集深海大型海参标本;通过自己摸索总结的海底“之”形、“回”形搜索方法,两次成功驾驶“蛟龙”号完成海底目标搜索及作业任务,证明了“蛟龙”号海底高精度搜索作业的能力。

     

        2010年,“蛟龙”号南海3000米级海试之初,付文韬在船上突然接到了家中父亲突发急性脑溢血的消息,刚做完脑部开颅手术,生命垂危。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赶回长沙老家,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一看到半昏迷状态的父亲,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但他紧急安排好家中事宜,就返回母船继续参加深潜试验。第二年,他参加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上试验,完成了7次下潜中的5次,其中作为右驾驶和兼任主驾驶首次突破5000米深度;在最后两次任务重大的5000米作业考核试验中,作为主驾驶,他克服了“蛟龙”号在深海海底液压系统不适导致机械手响应迟缓的不利影响,取得了海底多金属锰结核矿物标本和沉积物标本,首次发现并采集了深海巨型单细胞原核生物,记录了多项海底宝贵资料。

     

        今年夏天,付文韬参加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上试验,下潜3次。其中,作为第48潜次独立主驾驶,取得完成标志物布放、3次海底水样的采集作业、3次海底沉积物取样作业,首次在7000米级深度获取海参样品和类结核矿物样品等丰硕成果;第50潜次,作为联合主驾驶,下潜至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深度7062米,并完成海底沉积物和水样样品采集,首次完成了生物诱捕录像试验,取得了大量深海海底珍贵生物影像资料。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的付文韬,在为“蛟龙”号明年在南海的应用下潜做准备工作。他说:“海试都是为应用做准备的,应用才是‘蛟龙’号以后最主要的任务。期待我和‘蛟龙’在以后的下潜中获得更大突破,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