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0日 星期四

    重庆工职院:既教学生又带“徒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0日 16版)

        本报重庆9月19日电(记者张国圣 通讯员侯定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校既创新教学培养好自己的学生,又责无旁贷地带动其他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示范”作用。

        “学校好不好,关键在师资。”据学校党委书记王官成介绍,学校过去3年共投入师资建设经费1300余万元,引进国内外优秀职教人才60余人,培训各专业负责人300余人次、教师3000余人次。目前,全校45%的教师具有国外培训经历、110余名教师获得海外师资资格证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还获得了“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称号。

        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了“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改革。重庆工职院还通过“引企入校”、“他方为中心”、企业出“资”学校出“智”等方式,建立了校企融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打造“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和职业证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最近3年,全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项目带教学”零距离上岗的产学模式,吸引了500多名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前来“回炉”,其中不少还是“985”高校毕业生。

        重庆工职院在全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满腔热情地带起了“徒弟”。过去3年中,学校共投入42万元,对口帮扶了6所高职院校,培训受援院校教师454人次,联合培养学生752名;指导对口支援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个;帮助对口支援院校建成重庆市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帮助对口支援院校建成校级实训基地2个,技能鉴定工种21个。与此同时,学校还紧扣全国和重庆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承担了9所国家示范性立项建设院校建设方案与任务书的审核工作、2所重庆市市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与任务书的审核工作。通过校地合作,学校建成了双凤桥街道“就业联盟”培训基地和王家街道农转城人员“直通就业”培训基地。投资1.1亿元的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投入使用后,已培训社会人员2862人次,受训人员实现了100%就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