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举行的第六次达沃斯论坛。这个堪称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非官方论坛,在2007年决定落户中国,就在于“看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塑造未来经济”,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巨头们”形成共识:当一些国家主权债务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市场预期普遍走低时,中国经济仍是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中的一抹亮色,在塑造未来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不仅仅使中国经济巨轮平稳前行,也对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率先实现复苏?为什么中国经济能“一枝独秀”?专家学者们认为,张驰有度、科学的宏观调控功不可没,使得中国经济避免大起大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2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拿捏有度凸显中国智慧
“这十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快、波动幅度比较小。”在这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描述了中国经济的十年“成绩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及时纠正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学者的研究进一步阐释了总理的观点。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周期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把中国经济这十年的发展轨迹分为两个阶段,宏观调控也着力解决两种难题:
第一个阶段,2000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处于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上升周期,过去只能保持两年左右的增长,这次却有长达八年的连续增长,处于难得的平稳增长的上升通道。那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紧缩型调控,要“双防”,防止经济过热,防止物价上涨。
第二个阶段,2008年在国内经济需要调整结构时,又遇上国际金融危机“雪上加霜”,国内外因素叠加,一些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返乡,中国经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波动。这期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就是松紧有度、平稳增长。于是,每年一个主题词,每年一个调控目标:2009年“保增长”、2010年“控物价”、2011年“稳增长”。
从“双防”到“保增长”、“控物价”、“稳增长”,刘树成形容这是十年宏观调控的“四部曲”,拿捏有度,审慎灵活,表明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于“平衡”的艺术中凸显中国智慧:扩大国内需求和稳定外需的平衡、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平衡、调整振兴产业和推动科技创新的平衡、拉动经济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平衡、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平衡……
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得到世界的认可,经济学家约翰·罗斯在英国《卫报》高度评价说“在过去十年,作为一个主要经济体,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快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
科学决策遵循经济规律
100天内,连续五次降低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2008年宏观调控果断决策,降息次数之多、幅度之大、力度之强,为我国金融改革史上少见。当然,降息调控的效果也是明显的: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信贷需求,提高了企业投资信心,促使经济的稳增长。
像这样动用价格、汇率、利率等经济杠杆,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出口政策等经济手段,成为十年来宏观调控的“主旋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总结说,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放到科学、从“一刀切”到“有保有压”,这十年中国宏观调控有了十八般武艺的“组合拳”,也有经济、法律等“一揽子”方案,日臻成熟和完善。
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不仅手段多了、回旋余地大了,而且信号多、制度全,遵循经济规律,正在走向科学化。
CPI、GDP是这十年来走入寻常百姓的经济术语,既代表着经济的涨涨落落、冷冷热热,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次国家统计局发布这些数据时都是举国关注——普通百姓从这一个个“风向标”中决定自己财富的投向;经济学家从这一个个指数中研判经济走势;主管部门从这一次次变动中找准调控方向……
十年来,宏观调控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科学决策机制——每年两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形势,每年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来年调控方向,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不定期的研讨会,广泛听取一线企业的声音,综合各方学者的智慧,使宏观调控向着制度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经济平稳护航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贡献大,而消费总是“拖后腿”,导致中国经济存在速度快、质量不高的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十年来,宏观调控坚持内需外需均衡发展,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3.9%提高到50.8%,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形成。
从“快字当头”转为“好字优先”——刘树成认为这是十年来宏观调控指导思想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只有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止现代化进程出现大的波折。”陈东琪如是说。十年的奋斗、十年的科学调控,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十年内超过1亿人,连续5年超过千万人;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科学完善的宏观调控,助力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继续平稳快速前进,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