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星期日

    印度全面强化网络监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08版)

        不久前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生了大规模流血事件,经调查,网络信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煽动作用,这让印度政府更加坚定了对网络进行全面监管的决心。

        上个月印度关闭了300多个网站和6个推特账户,原因是其发布的信息煽动并加剧了阿萨姆邦的种族冲突,导致至少80人死亡,400个村庄被烧毁,40多万人流离失所。该事件中,一些网站发布了穆斯林在阿萨姆邦受到残害的伪造照片,影响恶劣。此外,还有人通过推特等散布谣言称穆斯林将采取报复行动,导致大批民工从印度南部几个主要城市逃离的公共群体恐慌事件。因此,印度政府对社交网站推特发出警告,称如不阻止用户发布“仇恨信息”和有关暴力活动的虚假预警消息,便要将其关闭。此外,印度政府还求助美国国土安全部,要求对方限制美国相关网站发布煽动或威胁类的信息。

        目前印度网民有1.2亿,据估计到2014年至少将达到3亿。印度网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垃圾邮件、色情信息、恶意病毒、虚假和欺诈事件层出不穷,约76%的印度网民成为网络犯罪受害者。印度国家安全也受到来自网络的现实威胁,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分子利用社交网站发布煽动性信息,借助谷歌地球、黑莓手机、卫星电话等技术对境内人员进行宣传、联络和发布指令,实施恐怖破坏活动。2008年11月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就是典型案例,如今的阿萨姆事件让印度又一次尝到了恶果。

        早在2000年6月,印度议会就出台了规范网络管理的《信息技术法》,规定向任何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传播病毒或导致病毒扩散,以及对电脑网络系统进行攻击或未经许可进入他人受保护的计算机系统等行为,都构成网络犯罪。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印度政府迅速修订《信息技术法》,加强对网络运营商和个人进行“适当和有效”的管理。2011年,印度政府对《信息技术法》进行了再次修订,重点加大对网站的规范管理,其中规定印度通信与信息技术部有权查封网站和删除内容,网站运营商须告知用户不得在网站发表有关煽动民族仇恨、威胁印度团结与公共秩序的内容;网站在接到当局通知后应该在36小时内删除不良内容。此外,新法案对印度网吧经营活动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规模达几十万家的网吧业主须保留客户访问的所有网站为期一年的日志,并要求客户在上网前出示身份证。

        此次阿萨姆事件之后,印度政府更是加强了对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的监管。谷歌、脸谱也表示同意删除相关内容。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印度政府支持言论自由,印度政府进行的网络清理主要针对非法、毁谤、色情及其他类似的不良信息。印度人口众多,民族和宗教情况复杂,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必须全面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事实上,在维护网络秩序方面,尤其是涉及国家政治和安全利益时,印度政府也绝不手软。2003年,雅虎印度公司旗下一网站由于涉嫌与一个分离主义团体链接,讨论“不恰当”的议题,遭到印度电信局的无情封杀,整个雅虎网络被封堵约两周。2007年,印度著名的雷迪夫新闻网因在报道苏格兰“格拉斯哥机场袭击案”中引用了不利于印度政府的言论而被勒令停止所有相关新闻报道。印度总理发言人称:“我们拥有新闻自由,也欢迎来自媒体的批评意见,但是一旦涉及煽动破坏社会稳定,我们必须采取坚定的措施。”本报记者 张智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