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耸立着一座雄奇险秀的千古名山——庐山。
它是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是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跋涉登临,把灵性与文气遍洒全山。
时至如今,庐山人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秉承着为中华文化复兴而努力的信念,踏实求进。
凭虔诚之心,聚拢千年文明之精华
在庐山牯岭镇中心街头,有一家新华书店。走进店内,书架上摆放着的一长列装帧相同的书籍格外吸引读者目光。
这是一套多达12卷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最早从三国开始,收录了1949年以前历代文人墨客以庐山为背景创作的诗词16293首,作者3561人。”该书副主编胡迎建说。“它是我国名山大川中第一部大型诗词全集。”
“文化,是庐山的魂脉所系,也是庐山千百年来发展的内生动力。面对前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我们须怀虔诚敬仰之心,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庐山管理局党委书记杨健说。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庐山人默默地开展了一项项文化工程。
900余处摩崖石刻、300余块古碑文石刻;李邕、颜真卿、苏轼、黄庭坚……一位位古代书法巨匠在庐山留下了或沉凝或灵动的笔触。庐山人攀绝壁、入深谷,艰苦搜寻、细心捶拓。于是,有了《会讲故事的庐山石刻》等书籍。
600余幢建筑、20余个国家风格;19世纪末国门洞开、外籍人士上山避暑,使庐山在中西文化交汇中成为“万国别墅博物馆”。庐山人究由来、寻根底,爬梳造册、摄影记录。于是,有了《会讲故事的庐山别墅》等书籍。
庐山管理局文化处处长洪建国说,这些年,庐山对保护文化遗产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长30%以上。
凭真诚之意,流转百代文脉之气韵
庐山人专门设计了文山诗水游、宗教文化游、名人诗词游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
“历史的积淀,赋予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更好地弘扬文化、使客人在游览中领略到文化的气韵和魅力,是我们时常认真思索的课题。”庐山管理局局长彭敏说。
行走庐山,游客会发现这里有着特别多的陈列布展。这是庐山人为游客精心准备的“文化食粮”。
拥有藏书43万余册、其中古籍近6万册的庐山图书馆,对游客免费开放。
庐山人深知,文化资源只有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才能不断保持传播力和影响力。今天的庐山,悠长的文化气韵,流转在每一处景观,流转在游人们的心里。
凭创新之力,焕发时代文化之神采
上世纪80年代初,电影《庐山恋》风靡全国。庐山人为此专设了“庐山恋电影院”,终日循环放映这部电影。截至目前,《庐山恋》已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1.2万余场,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让庐山文化进一步走出山门、走向世界,庐山人孜孜以求。
自2009年始,庐山每年发起召开世界名山大会,与世界各地名山之间开展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是自2009年始,庐山每年都举办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意在大力宣传庐山的山水和文化的同时,把庐山打造成国际艺术家创作中心。
“在这里,你看到的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能看到一座天下名山的成长,感悟到一个民族胸襟的博大,体恤一个民族文化的辉煌”,这是庐山图书馆大厅墙上贴着的一段话。
庐山,这座举世闻名的人文圣山,正以其蓬勃进取的文化事业,为它作出新的诠释。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熊 伟 崔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