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而残存在地里的农膜越来越影响到土地的利用率,并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土地的再蓄能力。
当记者来到农十三师红星二场七连职工魏冬灵家时,他正在棉花地里忙碌着。“今年团里组织我们三次捡拾残膜,土地污染降低了,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往年。现在正是棉花的盛蕾期,从长势上看,今年棉花丰收没问题。”
他的这番话说得很自信,也很自豪。为加强农田残膜治理,红星二场建立了每亩50元的耕地质量保障金收缴和返还制度,督促职工春秋两季回收残膜。同时,他们还改造了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进一步提高残膜回收率。
说起来,这只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一个缩影。10年来,兵团坚持不懈地进行防沙治沙工程,努力建设防护林体系。在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修复能力,加快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积极实施植被保护,形成了人工林、天然林与荒漠植被为一体的绿洲生态系统。运用高新技术,开创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成功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西部大开发 生态要先行
13.8万公顷
“十一五”期间,兵团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3.8万公顷,累计完成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3.2万公顷。
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星罗棋布的团场,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农田林网。高高的白杨树下,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2000年以来,兵团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先行”发展战略,将“林网化”作为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团场、连队采用乔、灌、草结合和网、带、片相贯连的“三线式”造林,将绿色一点一点向沙漠腹地播撒。
2007年11月14日,农八师150团人头攒动,一场万人大会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天后,一条长8公里,宽60米,贯穿3个农业单位的近千亩基干林林床,呈现在大家眼前。一个冬天后,150团在风沙前沿建起了35公里长、22米宽的“丰收林”,把绿地向沙漠推进了十几公里。
150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东西北三面环沙,深入沙漠腹地70公里,被称为“沙漠半岛”。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团党委始终坚持生态立团、生态戍边的理念,带领全团干部职工大力营造荒漠防风固沙林、防风阻沙基干林、农田防护林、人居绿化防护林四级生态防护体系,从单纯的“被动防护”转向“主动防护”。以生态为本,树立“大生态”理念,150团人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十五”期间,兵团共完成造林300万亩。天然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保护天然林208万亩,建立健全管户责任制,资源管理不断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2001年至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366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健康发展,森林覆盖率已由3.1%增加到现在的4.2%。
“十一五”期间,兵团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3.8万公顷,其中用材林3560公顷,经济林7.8万公顷,防护林5.6万公顷,特种用途林16公顷,累计完成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3.2万公顷。
兵团先后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启动了“西部边境造林工程”、“准噶尔盆地南缘防风固沙基干林建设工程”、“塔里木盆地东部绿色走廊建设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对1200多万亩的荒漠植被采取封沙育林育草措施,分期分批进行保护,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农一师6团过去风沙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几十公里的风沙线上,星星点点的杂草和灌木,几乎看不到树的影子。“我们的日子就是风刮穷的,沙压穷的,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想办法治住风沙,向风沙要回我们的好日子。”6团干部说出信心百倍的话语,他们“战略外扩”,先压沙,后栽树,同时不断学习,提高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步步为营,连片植绿,终于建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
如今的6团,眼前不再是光秃秃的沙丘,而是满目青翠,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杨柳拂风,黄杏飘香。以往特大沙尘暴使渠道堵塞、农田被吞没的现象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生机勃勃 节水先锋
1100万亩
截至去年底,兵团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100万亩,高效节水技术已成功应用于30多种农作物。
2003年以前,位于和田地区皮山县和墨玉县中间的亘古荒原还在沉睡。而今,农十四师224团已在这里建成了十多万亩的新绿洲。因为,无论是经济林、防护林还是保护林,他们均采用了以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
224团职工刘富春是滴灌技术的受益者。2003年他从河南农村来到这个团,和爱人一起承包了65亩枣园,第二年的收入就达1.8万元。去年,他家的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
位于阿克苏地区的农一师3团自2003年开始推广节水技术,目前全团十几万亩棉花全部实现了滴灌。职工们说,与常规灌溉相比,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可节水近30%,化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2.5%,棉花单产量增加20%以上,他们的承包面积由过去的30亩增加到现在的80亩甚至100亩,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十五”期间,兵团提出建设400万亩现代化节水农业基地,并将此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到2006年,以膜下滴灌技术为标志的兵团高新节水技术已推广面积800万亩,占兵团播种面积的53%,开创了中国大田作物大面积精准灌溉的先例。
“十一五”期间,兵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加快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兵团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100万亩,高效节水技术已成功应用于30多种农作物,极大促进了兵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使用高新节水技术,兵团每年不仅可节水10亿多立方米,生态效益也非常突出。农八师石河子垦区并没有把通过实行膜下滴灌节约下来的水资源简单用于扩耕,而是用来种植芨芨草、苜蓿草和灌木丛、防风林等,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节约的水也输向玛纳斯河下游,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玛纳斯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如今,玛纳斯湖湿地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湖水浩浩荡荡,湖畔胡杨葱郁,芦苇丛中不时有野生黄羊出没。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节水技术,杜绝了大面积土壤浸泡,抵制了盐碱复返,节约的大量水资源彻底改变了当地自然和农业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促 可持续发展
12.1平方米
石河子市绿地率达36.7%,森林覆盖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达12.1平方米。
2002年,农六师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建成。保护区面积30平方公里,属于湿地鸟类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省级保护区。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兵团陆续建成了农八师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农八师巴音沟河中上游湿地保护区、农三师叶河胡杨林保护区、农十师额尔齐斯河湿地保护区等。
10年来,兵团不仅建设了5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10个重点湿地和草场等生态敏感区的治理,还建设了4个功能保护区,对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和自然保护区进行积极保护。
截至目前,兵团已建起了较为完备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监督、信息管理体系,使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循环经济曾经在兵团鲜为人知。2002年兵团在农八师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创建石河子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园提出,利用处理后的石河子市的市政污水在荒地上种植100万亩芨芨草,既解决了石河子市每天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排放问题,又绿化了荒漠,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为天宏纸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带动了农八师畜牧业的发展。
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园区的建设不仅促进了石河子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调整优化西部的产品和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也起到了重大示范作用,形成了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如今,石河子市形成了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绿化格局,实现了城区、郊区、乡镇绿化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局面。成片、成林、成带的白杨、白榆、沙枣、胡杨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了一道道层次分明、功能各异、错落有致的生态屏障,基本实现了“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的发展目标。石河子市绿地率达36.7%,森林覆盖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达12.1平方米,形成了“绿成带、树成片、林成景”的城市绿化体系。 本报记者 王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