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星期三

    青海:实施“三区”战略开创发展新局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10版)
    青海的神山圣湖骏马 江源供图
    数据来源: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今年5月,在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青海省委提出了“三区”战略:在未来五年中,青海“全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省委书记强卫在报告中指出,“三区”战略,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对省情认识的再深化,是今后全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就是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统领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加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就是要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就要把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更好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

        强卫说,要立足于青海资源、生态、稳定在全国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三大历史任务,扎扎实实推进“三区”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共赢。一个保证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继续努力奋斗。

        有专家称,“三区”战略是基于青海的省情,从资源、生态和稳定三个维度出发而制定的战略,也将从新的高度寻求国家层面的支持。

        2007年5月,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格局的策略。“四区”是以省会西宁市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地区;“两带”即黄河沿岸、湟水沿岸特色经济带;一线则是指青藏铁路沿线。

        按照这个战略规划,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柴达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环青海湖地区和三江源地区则主要是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

        “两带一线”则是通过黄河、湟水河沿岸开发形成特色经济带,在青藏铁路沿线发挥交通经济带的作用,进行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

        目前,“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新的“三区”战略之下,“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规划也在不断完善。这两个战略,都将重点放在东部地区与海西地区的循环发展上。

        青海省提出强化西宁市“龙头”带动作用,同时要求加快海东撤地建市进程,以壮大东部城市群的发展,打造带动青海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经济区。海西州柴达木地区,则要形成和西宁错位发展的“双核”格局。这两个地区都被青海省纳入“三区”战略中的“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范围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成为资源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现在,青海省正是通过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做大产业,吸引周边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上下游,把资源“吃干榨净”,实现循环经济。

        2011年,青海经济总量达到1634.72亿元,与五年前的648.50亿元相比增加了2.5倍,大大超出了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目标。即便如此,在西北地区,青海仍排名是垫底的省份,经济总量比倒数第二位的宁夏还低1/4。

        地处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生态脆弱但生态保护的责任重大。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的青海省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占地面积35.34万平方公里,占了青海省整个72.23万平方公里面积的近一半。此外,青海禁止开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除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还有可可西里、青海湖等区域。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设立了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正是基于青海的重要生态意义,青海省在“三区”战略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今后,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三区”战略中另一个内容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青海,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左右,而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8%。很多民族地区都属于贫困地区,青海的藏区和东部地区共有40个县被列入国家扶贫攻坚主要目标,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很艰巨。

        青海建设“三区”的任务艰巨,但全省干部群众信心十足。省委书记强卫说,在青海人民的奋斗历程中,“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激励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要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以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永不懈怠的责任感,为青海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本报记者 刘 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