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2年9月11日,天津)
尊敬的克劳斯·施瓦布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在这里与新老朋友相聚,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对第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
夏季达沃斯论坛2007年在中国首次举办,迄今已经走过六个年头,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论坛。本次论坛以“塑造未来经济”为主题,反映了大家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卓识,对开创世界经济光明未来的迫切期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过去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2002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多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对外贸易总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经受住了许多灾害、困难和风险的考验,特别是近五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源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懈探索和努力。这里我愿意向大家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十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快、波动幅度比较小。我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及时纠正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把扩大国内需求和稳定外需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把调整振兴产业和推动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也为全球经济走向复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人不顾事实地歪曲和指责,甚至说是不必要的代价。我想郑重地说明,正是因为当时的果断决策和科学应对,我们才避免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返乡,继续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防止了现代化进程出现大的波折。这些年,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保障房开工建设2100多万套,基本建成1100万套;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35万公里,新增公路里程3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6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农村电网线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了7000多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一大批基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服务设施;一个新的汶川拔地而起,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整体性跨越。同时,我们比较好地控制了财政金融风险。2011年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和15.28%,低于2002年的2.57%和16.07%;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底的15.2%下降到2011年底的1.8%;我们摸清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这两年,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总体稳定,风险总体可控。
——坚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十年,中国发展导向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从“快字当头”转为“好字优先”。我们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提高了发展质量,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发展后劲。我们坚持内需外需均衡发展,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低到2.8%,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3.9%提高到50.8%,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形成。坚持创新驱动,制定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23%提高到1.83%,专利授权量增加18.2倍,企业已经成为投入和研发的主体。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八连增”,粮食储备超过5000亿斤,是历史最高水平;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特别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初步扭转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城镇化率由39.1%提高到51.3%,实现了城乡结构的历史性变化。2008年以来,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超过东部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明显提高,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十年,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的标志性举措,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我们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显著下降;今年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指标;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18.21%上升到2011年的20.36%。发布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十年,中国发展进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坚持民生优先。我们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十年内超过1亿人,连续5年超过千万人。全面实现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的庄严承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超过13亿的城乡居民参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均增长10%,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近两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保障房覆盖面从2008年的不足4%提高到目前的11%。中国亿万个家庭和他们生活所在的城镇与乡村,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生活与命运的动人故事。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这十年,中国改革攻坚不断取得新突破,继续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现预算、决算公开,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推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并成功上市,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彻底取消了农业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草原承包经营登记依法开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平等保护物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明显增强。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不仅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为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望十年来走过的每一步,我对古老而又常青的祖国,始终充满了深情,充满了热爱,充满了信心。十年的奋斗,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今天的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形成和壮大,科技和教育支撑能力明显提升,社会资金供给充裕,劳动力整体素质大为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各类企业更具活力,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政治环境保持稳定,特别是我们确立了科学发展道路,这些都是长期起作用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将继续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一定能够继续平稳快速前进,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我们按照稳中求进的总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断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特别是5月份以来集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抓紧完善试点方案,扩大试点范围,同时实施一系列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调低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利率特别是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中央财政投入268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出台“新36条”的42个实施细则,鼓励民间投资;大力实施“节能家电惠民工程”;加大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启动部分大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和给排水工程,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落实和完善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积极扩大进口;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等。这些措施对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速企稳,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内需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2.3%;就业形势稳定,头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12万人,同比增长5%;农业形势进一步向好,夏粮连续9年增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月份同比上涨1.8%,通胀压力明显减轻。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经济增速仍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并已经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随着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我们将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充分利用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空间较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实施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着力刺激消费需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着力稳定外部需求,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当前,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市场预期持续走低,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容低估。也要看到,各主要经济体、国际组织都在广泛凝聚共识,积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国经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我始终认为,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科技创新是战胜危机的根本手段,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开放合作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国际社会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尽快稳定复苏。希望各国企业家大力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成长、行业壮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多赢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
我坚定地相信,中国经济的未来是光明的,世界经济的未来是光明的!让我们齐心协力,加强合作,早日驱散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真诚祝愿本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新华社天津9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