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星期三

    走基层 看十年(1)

    这是当代中国的速度

    ——曹妃甸前进中的“红”“绿”“蓝”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01版)
    压题照片:10年,曹妃甸从一个仅足球场大的“小沙岛”化身为一个世界级的亿吨大港。 资料照片

        开栏的话

     

        十年发展,成就辉煌。伟大实践发生在基层,深刻变化体现在基层。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报开展“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派出多路记者,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力求用生动的事例和鲜活的笔触,一路展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现场反映科学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对面报道在推进改革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今日起,我们将用“篇版联动”的形式,在一版推出“走基层 看十年”专栏,在“迎接十八大特刊”中推出“走基层”专版,与广大读者一起,共同分享基层变迁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感悟。

     

        眼前,是一片绚丽的红。

     

        红得发亮的矿砂堆场,高耸的红色桥吊,滑行的红色门机,红色吊车,红色传送皮带……9月8日,延着双线八车道的曹妃甸通岛公路,记者走进曹妃甸一期港砂石码头——

     

        巴拿马籍18万吨矿砂船“新深海”号和“首荣和谐”号正靠泊在岸,6台如巨人般的桥式卸船机紧张地忙碌着,巨大的“抓斗”轻松地把船上的矿砂抓起,放在每小时运量达7500吨的皮带上,传送至6公里之外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区。

     

        除了船和机械,这里几乎看不见人。

     

        10年,从一个仅足球场大的“小沙岛”化身为一个世界级的亿吨大港;10年,投入开发资金3000多亿元,通路、通水、通电、通气,世界500强纷纷入驻……曹妃甸,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

     

        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形容曹妃甸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并预言可建成“使之与纽约等大”的“北方大港”。

     

        而今,中山先生的预言正变成现实。

     

        红色沃土:曹妃甸的“中国速度”

     

        9月7日晚,从北京驱车220公里来到河北曹妃甸。渤海湾猛烈的暴雨让车上的雨刷开到最快频率都有些不够用。但70公里海岸线的整齐灯光提醒着我们,我们已经来到了拥有“世界最深不冻港”美誉的曹妃甸。

     

        1992年,曹妃甸开始进行建港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2012年河北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部署加快推进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问题。

     

        10年,无数建设者栉风沐雨。

     

        “这是速度,当代中国的速度。”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钟敏深有感触,有过40余年港口从业经历的他说:“到过许多世界著名港口,在这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发展太快了,变化太大了!”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红色沃土,只有“变”是这里唯一不变的主题——路在变宽、楼在变高、港在变大。甚至连区域名称都在不停地更新,我们要拿到曹妃甸一个地区10年的统计数字都变得很难,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区划在调整、名称在调整、统计口径也在调整……

     

        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要求,曹妃甸要乘势而上、加速崛起,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高地和龙头。

     

        绿色模式:高起点的“科学发展”

     

        9月8日,听说光明日报记者来采访,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陈学军从繁忙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他说,中午就要会见五方来宾,国电集团、台湾客人……每天要谈两到三个项目,有时,饭桌也成了谈判桌。

     

        陈学军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后发新区,曹妃甸不只要发展,更要高水平的发展;不只要发展得快,还要发展得好;发展不只要让我们这一代人满意,还要让子孙后代满意。”

     

        科学发展,说易行难。

     

        “进入曹妃甸新区的项目,都必须经过层层筛选。与循环经济产业链相抵触的项目不要;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不要;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低于200万元∕亩的不要。”曹妃甸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佟秀媛说:“这‘三个不要’成全了曹妃甸以精品钢铁基地、石化基地、海水淡化基地和海水冷却火力发电为龙头的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把从区委书记到一线职工的生动介绍汇总起来,我们眼前的曹妃甸变成了一条“绿”得完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华润电力为龙头,电厂生产的电能、外排的低温废气和直流冷却后的温海水,可以直接用于膜法、热法海水淡化生产,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盐水被输送到三友化工制碱用。三友化工制碱产生的白泥,又能够取代华润电力脱硫时使用的石灰石粉。脱硫后生成的物质,又成为唐山市红星海联物资有限公司制作石膏的原料……

     

        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曾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黄金宝地、被温家宝总理誉为环渤海地区耀眼明珠的曹妃甸正在开启环渤海新兴增长区域的绿色画卷。

     

        蓝色畅想:渤海湾的“世界大港”

     

        曹妃甸人不会忘记,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曾提出:“曹妃甸是一张白纸,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新就新在科学发展,美就美在科学发展。”

     

        今天,曹妃甸,这个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680海里的中国北方大港正在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

     

        据介绍,目前曹妃甸正在规划建设260多个港口泊位,全部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

     

        5亿吨,什么概念?2011年的世界大港排名,货物吞吐量前五名分别是上海港7.2亿吨,宁波-舟山港6.7亿吨、新加坡港6.1亿吨、广州港4.5亿吨、天津港4.4亿吨。

     

        这意味着吞吐量超过5亿吨的曹妃甸港将跻身世界大港前五名。

     

        在曹妃甸港码头上,我们远望蓝色大海,呼啸的海风振动着我们的耳膜,王钟敏的感慨也振动着我们的耳膜:“没有科学发展奠定的国家实力与时代机遇,曹妃甸不会有今天;坚持科学发展,明天的曹妃甸才能在海风巨浪中巍然前进!”

     

        本报记者 董山峰 耿建扩 冯 蕾 

     

        (更多报道详见9版“迎接十八大特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