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师节之际,由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活动之一——“农村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在此摘登与会者发言,以飨读者。
从寻找美丽到创造美丽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农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最近几年,我一直在为此探索、思考、呼吁。2009年,我提出了农村教育严重萎缩应该怎么办的问题,2010年,我提出了农村教育应该是农村的教育的问题,2011年,我提出了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数量与质量的问题,2012年,我提出关注农村“撤点并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问题。
其实,千头万绪,中国教育问题无非是公平与质量的问题。农村教育问题解决了,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质量的问题也会有基本的保障。如何有效解决这两个基本的问题?我认为,一是加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监督力度,二是发挥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
从加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监督的力度来说,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中的责任。如麻城课桌椅问题,不是政府没有钱,而是政府根本没有把这些事情当回事。当媒体曝光以后,才真正重视起来。类似的问题还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宿舍、教师编制、农村学生的交通、农村教师的住房等,非常之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有一个详细的工作清单,应该有一个清清楚楚的全面信息,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然后,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帮助政府自觉履行职能。
从发挥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来说,关键是要因势利导。教育上有些事情靠政府是无法在短时间完成的,如农村教师的短缺和质量提升问题。在这些方面,不如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实践表明,利用全社会的智力资源尤其是退休教师志愿者支持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解决农村教师的短缺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所以在农村教育上,寻找美丽是必要的,但除了寻找美丽,我们还要群策群力去创造美丽,如此,才能真正创造美丽的农村教育、拥有共同的美好明天。
践行社会责任 弘扬美丽崇高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 李 挺
农村教育发展论坛在教师节这一天举办,格外有意义、暖人心。论坛为关心农村教育、关注乡村教师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探讨发展的平台,也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改善乡村教师现状打开了一扇思想的窗口。
昨天晚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以及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央视网也同步播出,收视效果特别好。晚会播出期间,央视网、光明网,包括新浪微博、网易微博上,有大量网友留言,纷纷评价晚会朴素、温暖、感人,有观众一边看晚会,一边哭着发微博。随着晚会播出的进行,观众和网友围绕乡村教师的评论迅速增长,晚会成为昨晚微博上的热点话题。在众多为教师节准备的节目中,我们这台专门为乡村教师策划播出的晚会成为了荧屏亮点。
同时,晚会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关注力度、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数观众和网友在被“最美乡村教师”无私忘我、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的同时,也看到了乡村教师们生活环境的艰苦、工作待遇的微薄,美丽伴随着的苦涩和艰辛。受众动情的感言中,充满了对改善乡村教师及乡村教育现状的呼吁和渴望。
作为中央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弘扬核心价值、传播先进文化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我们不是直接的参与者,却可以成为舆论的积极营造者、发展平台的建设者。今年,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大力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初衷。
今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但我们深深地感到,推动乡村教师境遇改善、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仍重任在肩。我们由衷地希望与社会各界一道,为乡村教师、农村教育、乡村的孩子们做出更多的努力,为民族的现在和未来担负起新闻媒体应尽的责任。
关注农村教育 关心乡村教师
光明日报总编辑 何东平
我们国家目前有13亿多人口,其中,半数生活在农村地区,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教育不仅是农村的希望,更是整个国家和我们民族的希望。今天广大农村的6600万中小学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将形成我们国家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人力资源优势。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正是那里的星星之火,点亮了整个中华文化的燎原之势,正是山野私塾的涓涓细流,汇成中华文化的深厚海洋。
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曾有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过精辟的论述。曾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
高山不再是阻隔,江河不再难以逾越,家门口的好学校一个个多了起来。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想象,一个个梦想从广袤大地飞向天空。
在农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教育结构有待优化,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光明日报作为中共中央主管主办的全国性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思想文化为宣传报道特色,是党中央指导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阵地。光明日报一向重视农村教育,仅今年以来就发表了关于农村教育的稿件300多篇,在头版发表的稿件有40多篇,头版头条5篇。其中《何克抗:农村教育的“飞天梦”》、《突破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湖北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等稿件报道详实、论述精准,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农村,贴近农村教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今天的农村教育,不仅是教育第一线,更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梦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报道力度,为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发展鼓与呼,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杨春茂
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困难,首先要大力宣传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实际困难。例如《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虽然每次只寻找评选出十人,但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改变了人们对乡村教育的认识,对乡村教师的认识。
湖北省从2004年起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引导2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全省1300多个乡镇学校任教,其中60%三年服务期满后自愿留在乡村。今年3月起,湖北省又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每年全省统一招录一批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年薪3万元到3.5万元,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2007年起,湖北省又多方筹措资金,开展“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新建、改造教师住房近2万套,未来4年还将再建2万套。对这些政策,得到了基层教师的衷心赞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应当说,《纲要》在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是提得非常准确,非常到位的。这样的顶层设计也是符合我国农村教育实际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出台相应的可操作的国家制度和地方政策加以落实。
2012年月6日,袁贵仁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2年教育经费预计2.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约6000亿元左右”。教育经费的大幅度增加,为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奠定了基础。首先要按《纲要》的要求制定农村教师津贴政策,其次是教师在县(区)范围内流动。
全社会应当像“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倡导的理念一样:“他们因播种光明而美丽,你我为弘扬崇高而寻找。”
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思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朱启臻
何为“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均衡等成为近些年研究乡村教育的热点概念,但是对教育公平的理解相差甚大。一般把教育公平理解为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与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的投入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也有人把受教育者主观体会的公平作为平等标志。实际上这些理解不仅难以实现教育公平,反而导致了更多的不平等,导致了对农民家庭深层的伤害。因为这些“公平”被引上升学和高考的“独木桥”后,农民的子弟别无选择。农村教育严重的“城市中心”取向,缺乏为农业、农村和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自觉意识,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最终结果是使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路”的尴尬境地。我们认为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应该考虑教育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提供公平的教育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社会发展需要多元的人才,人的个性特征也是多元的,教育公平就是多元化的教育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公平的实现不是教育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它依赖于整个社会公平的实现。离开社会公平单纯追求教育的公平,最终导致的是更大的不公平。
学校上移到何处?学校上移被认为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是上移到哪一级才算终结?有的上移到乡镇,有的上移到学区,有的上移到县城。但是依据“人往高处走”的规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会源源不断地从县城流向地级市和省城。到底上移到何处才算布局合理?目前主张的县域内公平无法化解区域间的差别。我们认为只有摒弃单一的线性公平理念,不再紧盯着纵向的“上移”,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横向的分化和多样化,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真正形成教育类型公平的理念和教育制度,公平才能真正实现。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袁桂林
在农村调研过程中,常常发现农村教师周课时较多,教师备课时间少,有的老师要身兼多门课程,还有其他兼职工作,致使农村教师抽不出时间参加在职学习,生病了很难及时请假医治,上午最后一节课找个没有课的老师给大家热饭都找不到,中午老师们只好吃凉饭,寄宿制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员,晚上由学校老师们轮流值班。种种情况表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人数配置不合理,教师编制制度需要重新审视。
我国教师编制基本是依据生师比例计算的。且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生师比例高于城市。
2009年3月12日,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逐步改进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按照有增有减的原则,参照县镇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切实保障编制紧张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的基本需求。
2009年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师数量的关注,很多地方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例如,山东、福建规定,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城乡统一标准。山东省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与教职工比分别为19:1,13.5:1,12.5:1。福建省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9.5:1,13.5:1 。
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改革看,国家的教师编制政策确定有所变化,逐步朝向对农村学校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教师编制计算依据仍然比较单一,没有把教育质量保障,教师工作量(任课门类和周课时等)限定,学校课程必须开全开足等等作为定编的基本前提。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班额较小,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一点不少于城乡学校,因此,农村教师的需求量应该是大于城市的。在可比的情况下,农村教师配置多于城市才是正常的。我们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普遍感到编制紧缺,导致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村教师老龄化比较明显,学科结构,普遍缺少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忙于应付上课,在某种程度上说,农村教师问题是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180.3万人,其中,484.33万人在农村工作,农村教师数量占41%左右。我估算,如果真的从需求出发,给农村学校配置音体美教师,农村教师编制应该在现有总量基础上增加3成,即增加14.53万人。这个增量对国家财政根本不是负担。
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对于农村教师编制的审核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解决问题。首先,以农村学校为单位,以实际教育教学需求为标准核定教师编制。某行政区域内教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不能说明该区域内每一个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数量得到了满足;某行政区域内教师队伍机构合理,不能证明该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其二,核定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我们认为,从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教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工和学生比之外,还要考虑教职工与班级数之比,教职工与周课时之比等。这些比例关系对学额小的农村学校很重要,有些比例关系要明确规定上限。
另外,在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和“特岗计划”等政策时,要特别注意不断完善,针对的目标群体不能错位。有些政策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最好不要附加一些条件,而对于鼓励年轻一代到农村、到西部、到基层任教的政策应该是面向全体青年一代的,包括富裕家庭的子女。还要注意,我们的教师政策不能离开市场机制,不能忽视用人单位自主招聘人才的权力,不能回到计划经济年代的思路上去。
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要重视文化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吴明海
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才是健康、和谐的呢?多元一体、中和位育。“多元一体”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格局的高度概括,在此引用表示在中国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文化生态应该具有“多元一体”的文化性格。
从“多元一体”的视角来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布局规划,认为寄宿学校与乡村教学点应该组成“一核多元”的文化生态系统。寄宿学校是“核心”,周边数个乡村教学点犹如环绕寄宿学校的“卫星”。寄宿学校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将其优质教育资源像阳光一样向四周的乡村教学点辐射;乡村教学点不仅像是寄宿学校的“卫星”,吸收其辐射来的能量,而且也是寄宿学校的数个源泉,源源不断地向寄宿学校贡献生命力。寄宿学校的集中办学与乡村教学点的分散办学是集中与分散的辩证关系,不可偏废。寄宿学校与乡村教学点、乡村教学点与乡村教学点之间是互动的,也是互相依赖的,应该有机结合,这样就能优势互补,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保持学校布点的文化生态平衡。学校布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应该高屋建瓴地统筹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想。
民族地区乡村寄宿学校一般招收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年级的学生,此时学生正值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故此学校文化建设非常关键。民族地区乡村寄宿学校要建立一个以共和国公民的养成教育为核心目的,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基本文化立场,多元共存、多元互动、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生态体系。寄宿学校一般建在集镇、城镇,而生源大多来自偏远乡村社区。寄宿学校应该集城乡文化于一体,既要引导新生较顺利地适应、融入城镇文化,又要创造条件引进乡村文化,尽力减轻因离乡别土而产生文化断奶的思乡痛苦,使学生成为城乡文化两栖者,而不是文化边缘人或文化失根者。民族地区寄宿学校应该是综合学校,教师、学生的族源应该具有多样性,避免单一性;校园文化设计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应该体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多元一体理念,使全体师生都团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氛围之内。文化的多元性、综合性应该成为民族地区寄宿学校的特点与优点,也应该是评价此类学校的重要指标。这符合我国小聚居、大杂居的民族分布情况,也符合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寄宿学校一般规模较大,年级较多,学校及各级政府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切实搞好软件建设,在师生、生生、学生与管理员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只有校园环境友好温馨,学生才会爱学校;学生爱学校,就会爱社会。
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寄宿学校与所在城镇是联成一体的。城镇化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构建一个以学校(含寄宿学校)为文化核心的美好小城,这样的环境不仅适合人居,更适合育人。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郭俊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