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侯伯宇,如同经历一次关于灵魂的庄严拷问——当一个伟大而高贵的灵魂由模糊到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不由人不去重新考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西大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以侯伯宇教授的姓氏命名的‘侯氏理论’。其实,在他的身上还有很多和‘侯氏理论’一样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奉献精神、工作态度,他的高尚品格、师德风范。”西北大学党委书记乔学光感同身受地说。
学高为师
“恩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他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塑造我们的学术品格,更用他的正直、善良、宽容和认真,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并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学生这样评价他。
侯伯宇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所带的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都得到过他的资助。西北大学物理系教授杨战营提起多年前导师对自己的帮助,仍感动不已:“十几年前,我读硕士期间,因为家中经济困难,便萌生了辍学的想法,导师得知后当面告诉我,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并要我安心学业,经济上的困难他一定会想办法解决。”
回忆起两年前发生的一幕,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重远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侯伯宇一心在做学问,在一项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时,他借去中科院出差的机会,兴奋地一把推开我办公室的门,迫切地要与我分享心得。我正在看书,猝不及防,杯中的水洒了一地。”朱重远说。
生活中的侯伯宇也是充满热情的,带孙子在学校玩耍,他蹦蹦跳跳的像个“老小孩”;在水房洗衣服,他总会扯扯喉咙、高歌几曲;在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时,侯伯宇也会寸步不让,争得面红耳赤。
更多时候,侯伯宇是低调谦和的。他穿着褪色的中山装,住在老旧的家属楼,家具一用几十年也舍不得更换。
“他的目标就是要振兴中华民族,把中华民族的科学事业发扬光大。这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直到最后他都在追求这个目标。”侯伯宇的学生、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石康杰说。
身正为范
2010年,侯伯宇走了,解答了无数科学难题的他,却留下了值得人们深思的课题:一个共产党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背影?一个科研工作者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人的一生究竟怎样度过才更有意义?
学生们说,侯伯宇是从名人传记中走出来的人物,他用言行诠释了“师者”的厚重内涵。
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侯伯宇一直在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性人才,倾力将国际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以循循善诱的姿态,适时调整着学生们做学问的心态。他非常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一方面,想尽办法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另一方面,又不断挖掘自己的人脉资源,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来为学生上课。
1985年,在侯伯宇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生们坐在课堂上,便能聆听到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巴丁、普里高津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的声音。
苦心人,天不负。侯伯宇呕心沥血写成的《立足西北,造就直达国际前沿的理论物理研究生》教学成果,获得了全国高等教育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与弟弟侯伯元合作的专著《物理学家用微分几何》,至今仍是中国、美国等著名大学物理专业的指定参考书。
几十年来,侯伯宇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7名,其中有15人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6人获得德国洪堡基金,4人次获得日本学术振兴基金,5人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
侯伯宇是国家首批授予的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优秀教师。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是陕西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最多的科学家。
做人之道,是为人师表的根本。侯伯宇走了,他的同事和学生们庄严地给他写了一副挽联:“格物探理,终生治学垂典范;数理并重,一世耕耘育英才。”这或许是对侯伯宇教授一生最好的概括。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