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艺人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想人生,是古代儒士理应追求并希望拥有的生活状态。严克勤《游艺琐谈》,谈的即是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中的生活片断。
在很多当代人眼中,“游于艺”早已退化为一种纯粹的从艺状态,一种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追求的放松、愉悦、自由的创作心态,与现实生活无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从来就不是什么边界清晰、概念明确的学科门类,而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以严克勤造园、画扇、听曲、赏帖,无非都是忙里得闲的日常消遣,好比一日三餐,最是寻常。他涵泳于众艺之间,但均无关功利,只为得个人身心之弛。游于艺,是一种提升个人修养的生活方式。而一旦置身于如此充实丰富的人生,人的眼界、胸次自然高远宏阔,精神与心灵又怎能不随之优美逍遥?
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作底,相应的,百工所执,皆艺事也。即便庖丁解牛,亦可直抵技进于道的艺术境界,更不要说文人眼中的一卷书、一壶茶、一片石、一轮月。三年前,严克勤曾以《仙骨佛心》一书,生动再现了紫砂茶壶与明式家具背后所蕴含的人文魅力,使当代读者徒生对明清文人诗意生活的无比艳羡。三年后,作者又于游艺琐谈之间,真实呈现出当代人在当下社会中的诗意栖居。丽江古宅中的沧桑图案、印度博物馆中的细密画风情、耶路撒冷城的宗教之惑、雅典古剧场的古今同乐,旁人眼中的平淡事物,到了作者笔下便散发醇厚的诗意芬芳。哪怕于莫干山小吃店吃一碗扁尖汤面,亦能得如神仙般的快活舒畅。庄子说,“乘物以游心”。心灵自由了,便可如作者所说,“所见无一非物,却有超然物外的意境”。严克勤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中国文人。他首先是入世的,真真切切地生活在这个世俗世界中,和每个普通人一样,为一切凡俗的事物所扰、所苦,为工作中无可避免的胶着状态而疲惫不堪;同时,他又是出世的,追求不为物质、功利所累的精神世界,任人间花开花落,尘世宠辱相加,只要“乘物以游心”,便可以逍遥驰骋,构筑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对于严克勤而言,出世绝非目的,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才是作者的最终旨归。他对于诗境生活的刻意追求,无不体现出一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游艺琐谈》 严克勤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