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内蒙古师范大学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作为校庆献礼项目,内蒙古师大为本校47名教师出版了39部学术著作。在首发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宝成特别有成就感。他的专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张宝成说,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培养各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一致,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的著作之所以得到学校的全额资助,是学校自始至终重视民族团结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更重视民族教师的培养。
为8省区输送4万蒙汉兼通民族教师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中永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蒙古族心理学家,多年来,他和团队致力于跨民族文化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心理学研究。
陈中永教授介绍,目前,内蒙古师大成为全国蒙汉双语授课本科专业最全、蒙古族在校生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建校60年,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形成了蒙汉兼通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为内蒙古和周边7个省区培养了4万多名民族教师。他们像播种机一样,把知识和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祖国北部边疆安定,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直用蒙汉两种语言为学生上课的民俗学教授扎格尔说,13世纪,由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前所未有地扩大了中国版图,蒙古族形成了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局面。在我国的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甘肃、青海、河北等省区,都有蒙古族自治州、县、乡。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依靠培养更多的民族人才,依靠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
发展教育,首先发展师范教育。1952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决定在内蒙古创办一所高等师范学校,专门培养民族地区的教师。肩负特殊使命的内蒙古师大,始终发挥着“教师工作母机”的作用,设立了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修脱产轮训。累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仅内蒙古地区的中小学校校长,大约有80%毕业于该校。在众多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著名画家妥木斯、经济学家额尔敦扎布、数学家斯力更等一批土生土长的蒙古族专家学者。
2002年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民族高等教育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并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蒙汉兼通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
内蒙古师大校园,常常可以看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用蒙、汉、英3种语言对话的别样风景。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杨一江是思想政治研究专业的教授,他说,内蒙古师大有一整套“蒙汉兼通”人才培养模式。蒙古族学生通过蒙汉双语授课,形成使用蒙、汉两种语言从事教学、研究和其他工作的能力。学生既接受专业教育,又接受蒙汉语言和蒙汉优秀文化教育,从而成为“蒙汉兼通”的复合型人才。
蒙生汉授、蒙汉合班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非常普遍。教务处处长王来喜是蒙古族,但他的汉语也非常流利标准。他说:“我在师大读了经济学本科、硕士,班里有许多汉族同学,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后来我又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学位,是学校的‘蒙汉兼学’让我成为‘蒙汉兼通’的复合型教师。”
王来喜说,“蒙汉兼学”的特点是蒙汉文化交融互动,素质能力同步提高。蒙授学生的基础课以蒙古语授课为主,同时增设“公共汉语”课使其更好地掌握汉语;三、四年级蒙授学生的专业课有相当大一部分使用汉语授课。
支撑“蒙汉兼学”的是一支高素质蒙汉双语授课师资队伍。据统计,师大目前有蒙语授课教师达540余人。蒙古族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3人;具有硕士学位238人。在刚刚结束的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该校的蒙古族教师李春晖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赛,荣获文科组二等奖。
生物学教授、蒙古族昆虫学家能乃扎布回忆说:“我考上师大的时候,汉语、英语基本不会。现在为了编写蒙文教材,我们常常把英语教材翻译成汉文,再翻译成蒙文。学校设立‘蒙文教材出版基金’,累计编译蒙文教材900余部,填补了国家的诸多空白,很多教材已成为8省区兄弟院校的通用教材。”
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
文学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有一个师生和来宾必去的地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这是学校自筹2300万元建设的中国最大的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教学研究基地。
“文学馆”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一个少数民族100平方米,55个少数民族共5500平方米。“文学馆”内展示和珍藏了已经收集到的30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55个少数民族的1500多位少数民族作家的著作、手稿、书信、照片、实物及有关资料。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看后有感而发:“世界上,大概只有当代中国,是唯一既拥有国家现代文学馆又拥有国家少数民族文学馆的国家,这个‘双子座’的拥有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作为未来的教师,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学生,不管是哪个民族,都会接受到优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熏陶。来自云南的新闻专业大四学生陈晓萍说:“在内蒙古师大,我结识了许多蒙古族同学,学了许多民族知识,更学会了包容。”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让祖国的大花园更加绚烂美丽。
内蒙古师大每年要在师生中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多年来,学校立足校园文化,积极开展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的各类活动。学生社团“马头琴”诗歌协会至今已有25年历史,学校发起和主办的“金马蹬”杯全区大学生蒙古文文学作品大赛连续举办了5届。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内蒙古师大校园的每条路上,这样的灯箱标语牌一个接着一个,一面是汉语,另一面是蒙语。内蒙古师大副校长刘前贵说,把国学经典用蒙语翻译过来,是校园的民族文化认同工程,时刻教育,常换常新。(本报记者 高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