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6日 星期四

    为了文物保护:从“请进来”到“劝回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6日 01版)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文物。资料照片

        “如果不是地下可能有文物,世界第三大制鞋公司的总部就能建在这里,那将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啊!”站在广西合浦变电站附近的一片工地上,合浦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庞书群百感交集。因为项目不能如约推进,当地政府正积极做好善后工作。记者来采访的前几天,县里刚刚将已收取的土地、税收等款项悉数退还给投资企业。

        3年前,时任广西合浦县招商局局长的庞书群,参与了大型台资制鞋企业——通佳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招商、洽谈工作。2010年2月,双方正式签订合同。新组建的合浦通佳鞋业一期总投资5000万美元,位于广东中山的通佳鞋业公司总部也将迁至合浦。如果进展顺利,企业第一年的产值就能达到10亿元。

        无论是自治区、北海市,还是合浦县政府,都非常看好这个项目,县里甚至希望将制鞋业打造成当地的一个支柱产业。

        项目的前期工作繁琐,“我们召开的协调会,掰手指数都数不过来!”对于那段忙碌的日子,庞书群记忆犹新。项目选址在县城附近,170亩用地作为“资产包”,先由政府从当地一家企业手上买下来,然后作为工业用地,提供给通佳鞋业。通佳的资金也很快到位,并开始在当地招收工人,陆续送到中山总部培训。

        为了慎重起见,在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前,县里请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进行文物勘探。光这一项花费,就上百万元。尽管根据县里已掌握的资料,这块项目用地,并不是文物保护区。

        勘探结果很快出来了:“可能有文物”。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可能性,但县政府还是果断决定:项目马上停下来!为文物保护让路!

        这样的遭际,身为招商局长的庞书群经历了不少。可是,这一次的结果,仍让她忍不住落泪:引进这一项目的过程太不容易了!作为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庞书群还受邀在自治区党校举办的全区招商引资培训班上介绍过经验呢。她心有不甘,苦苦求领导:“能不能破例打个‘擦边球’,让千辛万苦引来的项目活下来?”但是,又选了几处地方,都与汉墓“沾边”。县领导最终的态度十分坚决。“文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只要对保护文物产生影响,任何建设项目我们都会一票否决。”合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韦晓红对记者说。

        这样的决然,是基于合浦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艰难决定。

        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汉代的厚葬之风给这里留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墓葬群,地下的汉墓约10000座,主要分布在县城的东、南、北三面,总面积达68.75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汉墓群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合浦是一个“躺”在汉墓群上的县城。

        而对于庞书群来说,无论心里有多么不舍,参与把企业“请进来”的她,还得耐心地把人家“劝回去”。

        憋了两个星期,庞书群才跟人家说出口。她记得,通佳鞋业总经理蔡荣贵先生听说后,像弹簧一样,“噔”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真诚地向对方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的同时,大量的善后工作还得有条不紊地进行。算上前期支出,这个项目县里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六七百万元。对这样一个渴望发展的沿海县来说,实属不易。

        如何走出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困局,合浦县依然在探索中前行。县里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化立县”的概念,将其与“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并列为全县发展核心战略。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项目和活动也在展开: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完成了占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实现向游人开放;先后出版《合浦古港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廉州之廉》等文化著作;大型舞台剧《碧海丝路》、歌剧《老杨公》……

        合浦县委书记麦承标说:“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重要的软实力,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在新的历史浪潮中扬帆起航,实现跨越。”(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于 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