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5日 星期三

    变身“宅男”、“宅女”

    大学生运动生活成稀有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5日   01 版)

        “过周末,我们女生宿舍经常是全寝室成员集体上网,吃饭叫外卖,逛街也少了,网购又便宜又方便,几乎不运动。”这不单单是大学生王思齐的日常生活描述,一份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青年网青年舆情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每天坚持运动的大学生仅占8%,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周几乎不运动或只运动1-2次(分别为22.5%和35.9%)。

     

        曾经印象中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如今越来越“宅”,运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几乎成了点缀。运动生活真的离他们越来越远吗?

     

     运动为何不是真爱

     

        “比起枯燥乏味的运动流汗,我更愿意呆在寝室。”南京某大学的张一楠同学直言。

     

        的确,进入大学后,课堂以外的自主时间变多,面对纷繁的兴趣爱好,学生有了更多选择。除了学校公共必修的体育课,平时很少主动去安排时间进行体育运动。

     

        “虽说我在体育大学念书,可并不是体育生,平时也就爱看看体育比赛,偶尔打打篮球,运动量并不大。”尽管就读于体育大学,运动还是引不起伍帆的兴趣。

     

        对于学校一周一次、公共必修的体育课,不少同学反映,课堂多半是例行的热身跑步加上体育老师的讲课为主,真正自己操作运动的机会也不多,运动量大打折扣。与此同时,高校体育设施的“稀缺化”和不均衡问题日益严重,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在客观上抑制了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不少同学反映,学校场地远远不够,有的甚至需要收费,高密度的大学校园更是让大学体育锻炼捉襟见肘。

     

        而相较于男生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女生的运动量更加不足。在大学校园的运动场上,女同学的身影更是稀缺。

     

        对于这一现象,体育老师们建议,应该让学生们认识到运动在诸多方面的益处和快乐是其他任何休闲项目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应该在体育课上努力增强他们的运动意识,让他们真正了解到运动所带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大学生体质在下降

     

        一项来自于教育部201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自2010年来全国学生的体质不断上升,但大学生的体质却在下降幅度不大的趋势下总体下降。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担心体育考试项目中的800米、1000米跑步、立定跳远、台阶等基本的体能测试,这些测试对于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来说成了大学体育课最畏惧之事。

     

        大学生谷利透露:“每次体育测试,我们班的女生就苦不堪言了,因为平时锻炼极少,达不到测试要求,只能和老师说说好话。一般情况下,体育老师对这些学生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即便如此,依然会出现代跑等代考现象,因为有的实在是无法达到标准。”

     

        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出现了体重增加、视力衰退、腿脚抽筋、头晕脑胀等不良现象。湖南某高校大学生谢帛告诉记者,她平时不怎么喜欢运动,大一大二运动量较一般班级少很多。到了大三后,连体育课也没了,这半年几乎没去过体育场,没事就在宿舍里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现在爬一次岳麓山就喘得不行了。”

     

     从小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是关键

     

        “要改变这一现象不能急于一时、片面改善,要放眼全局。”面对大学生的运动量减少而导致体质下降的现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指出。他认为,导致大学生疏于运动的原因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自身和学校,还应该从社会、教育方式等其他方面考虑。

     

        首先,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迫于升学和课业的压力无暇顾及课外运动,没能参与积极的运动体验,享受不到真正的运动乐趣。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落实好体育课程标准。

     

        其次,应加大对大学生体质的投资,为学生提供良好而充足的体育设施,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在提高硬件的基础上,在各大学建立面向学生的各种体育俱乐部,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文化活动。

     

        任海教授指出,目前,应突破学校体育的封闭状态,构建学校、社会和体育系统的统合组织,使学校、社会和体育系统形成联动机制,从而为学生参与体育提供组织支撑,使他们能够经常、安全、科学地参与体育运动。(本报通讯员 肖海闽 王 威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