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肯古丽·喀米提是草原林管的干事,主要办理事项包括采伐证办理和义务植树代劳金收取等。电话:135××××1039。”在新疆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叶尔特斯村“牧区直通车”的社区服务大厅里,摆着一堆口袋书式的小册子,上边用汉语和哈萨克语公布了办事员的姓名和电话,竭力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服务。
“诺鲁孜节,3月21日;肉孜节,8月19日;古尔邦节,10月26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喀拉亚尕奇村,村民的家里都挂着乡政府赠送的年度挂历,上边除了标明全年的月份,还提醒村民这些民族节日。另外,这些挂历都是用丝绸制作的,不容易撕破,很实用。
这是记者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采访时见到的情景。一本小册子,一张大挂历,承载着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些“密码”:服务是全天候、多方位的,与农牧民“零距离”,不仅在空间上与他们“手牵手”,而且在心理上与他们“心连心”。
服务下沉全天候、“一站式”
叶尔特斯村的牧民海拉提·赛力汗说,以前要办理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手续,要走75公里的路到镇上。用车又不方便,要几个人提前两三天约好“拼车”。特别是到了冬天,行车安全又是个老大难问题。关键是一个来回,耽误时间不说,还得花费80元左右,而新农合的报销往往只有一百元左右。去还是不去,曾经是一个费脑筋的问题。
如今,“牧区直通车”设在他的家门口,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这是阿勒泰市委组织部在农村牧区推行的“农村社区”。负责草原林管、牧民定居、畜牧兽医等业务的工作人员,随时准备为他和附近的六千余名农牧民提供服务。“这等于说乡政府搬到我家的旁边了,办事一口清,好得很!”海拉提·赛力汗憨厚地说。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的龙源社区都是排列齐整的崭新民居,每户的门前都种植着农作物,绿意葱茏,有“庭院经济”之说。在社区工作站,记者了解到乡里采取选派职能站干部、聘用公益性岗位和下派挂职干部等形式,配备社区干部9名,实行社区干部8小时坐班制,确保社区活动场所全天向居民开放。为了进一步服务居民,乡党委推行“一线服务”,将涉农服务站为民服务事项下放到社区,实施“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
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萨依力克村党支部紧紧咬住“帮扶”不放。今年全村有18名有能力开展服务承诺的党员与18名困难群众签约结成帮扶对象,重点强化在技术帮扶的同时大力开展思想帮扶和政策帮扶,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下承诺人定期汇报工作,党员大会逐一审核承诺事项的完成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当前,新疆各地基层党组织根据地方实际开展系列工作,扎根基层“各显神通”,目的都是在为民服务上力求细心、贴心、舒心。
引领发展 “一马当先”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阿克其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牙生·吐尔逊今年26岁,长得很结实也很精神,在带领当地农牧民发家致富上也是一马当先。
这位大学生“村官”依托远程教育设备、广播等资源,组织党员群众学习科技种植知识。他还建起了西甜瓜双膜覆盖技术示范田,并与乡里的种植大户合作,整合打包申请注册了古勒巴格牌西甜瓜商标。
这次见到牙生·吐尔逊,就是在瓜地里。他的瓜,清甜,还带着浓浓的清香,价格比附近的要贵3倍,还供不应求,“瓜贩子”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在他和党支部其他成员的带动下,村里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结队帮扶的热潮。通过两年的努力,阿克其开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7600元增加到2011年的11500元。“开始觉得太年轻,有担心。没想到这么能干,‘亚克西’!”村民克然木·吐尔逊竖起了大拇指。
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也在“瓜”上做文章,乡里组建了甜瓜产业联合党支部,在产业规划、资源开发、市场调节上进行跨区域统筹协调,在技术指导、采购生产资料、产品标准、收获上市、产品品牌等方面进行统一。“变农民‘单枪匹马跑销售’为‘千军万马闯市场’。今年甜瓜销售量有望突破2.6万吨,人均增收过千元不成问题。”乡党委副书记徐勇充满了信心。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建北路社区党支部引领发展的载体是民族工艺品。这里有一家阿克卓勒民族刺绣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来自解特阿热勒乡萨尔塔合台村的哈德丽古丽50来岁,正在向年轻的设计师古丽娜尔请教刺绣的知识。她从这里拿走原料,回家编织,再来交货,她以这样的方式重新上岗了。
今年,福海县在社区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假日党支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八小时外”在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把社区建设与驻区单位、在职党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架起了机关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农牧民走在奔向富裕的道路上,党组织带来的温暖细水长流,党组织为群众解决“大问题”的观念开始深深扎根。
促进团结 不遗余力
今年9岁的张永政是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克孜勒希力克村的三年级学生,性格活泼。见他时他正在村委会门口,一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村委会的院墙外,由水泥浇灌而成的党旗模型巍巍挺立。
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大美新疆的一抹亮色。许多民族村的党支部,每周一都升国旗,并且把升国旗仪式变为弘扬爱国主义、倡导文明风尚的“爱国主义教育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日”,强化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日”,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服务日”。
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阿克齐克村是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聚居地。党支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村民们在活动中相互了解和沟通,加深感情。今年村里还成立了文艺演出小分队,在农闲时为村民演出。
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喀拉亚尕奇村则实施“大喇叭响起来”工程,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工程,不间断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授农业技术、民族团结,讲解法律法规等内容。来到村绣花合作社,十多个维尔族妇女正围坐在一起绣花。“在党支部引领下,我们农闲时也有事可做了,多了致富渠道,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合作社负责人肉先古丽说。
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谷丰社区则“看中”了村民们的手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丽莉介绍说,社区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办了与农牧民相关的田园广播、平安联防、手机看家等相关业务。在不定期向用户免费发送汉语和哈萨克语两种语言的惠民政策、种养殖技术的同时,还把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内容纳入其中。
创新管理 实招实效
“从经济上离不开,到感情上离不开,再到文化上离不开,让各民族群众和谐融合生活一起的。这就是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致力做的。”阿勒泰地委副秘书长黄天翔告诉记者,在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特色。
“心里更踏实了,一心扑在为村民服务上了。”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喀拉亚尕奇村党支部书记艾拜·扎依提在村里工作了几十年后,因为工作出色,又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现在有了公务员身份,成为了国家干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乡镇事业单位身份或公务员身份,有的还是享受正科级待遇干部。另外乡镇上的工作岗位也对他们敞开。“这样有利于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基层办副主任李中华说。
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别斯克拜村,今年65岁的老支书赵修全仍在村上帮着协调纠纷,发挥余热。在新疆,像他一样忙碌的退休干部大有人在。
“我们村里注重发挥老军人和60岁以上的农牧业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等‘四老’人员的作用,给他们发放相应补贴。”福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磊说,“四老”人员威望高,村民也比较信任。他告诉记者,自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村干部和农村“四老”人员工作报酬和生活补贴得到大幅度提高。
几天采访下来,我们感觉新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创新,出实招见实效,夯实了根基,展现了活力,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保证。(本报记者 李 可 王国平 王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