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历史透视

    社会道德的变迁与罗马帝国的兴亡

    杨俊明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3日   13 版)
    《古罗马的浴室》
    古罗马竞技场

        社会道德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土壤,社会道德的演变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罗马原本是台伯河畔一个小城邦,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最终却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人口达数千万的大帝国,其直接原因就在于立国之初的罗马公民保持了传统的美德。公民崇尚冷静、勤劳、纪律和公民义务,将自己的道德规范、感情和习惯置于国家最高权力之下,公民的价值取向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征服战争的胜利,巨额财富和东方发达的物质文明传入罗马,逐渐瓦解了罗马民族引以为荣的传统美德,导致公民的政治观、价值观、家庭观、生活观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加速了罗马帝国衰亡的进程。

        一、民族精神与罗马帝国的崛起

        由于罗马民族的农业特性,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各级公务人员无论是元老贵族还是普通公民都从事农业劳动。农业民族的特性铸就了罗马民族独有的崇尚清贫和节俭的社会风尚。罗马人对奢侈浪费深恶痛绝,贪图奢侈的人不仅遭到人们的唾弃,而且受到法律的严惩。在对待金钱诱惑时罗马人能廉洁自重,官员“不得收受或馈赠礼品”。这种崇尚劳动光荣、清贫节俭的道德风尚维持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巩固了国家的基础,增强了罗马民族的凝聚力。

        罗马民族非常强调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强调公民对国家的义务,于是“国亡我亡”、“国存我存”、“国兴我兴”的群体意识在罗马公民中逐渐形成。罗马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标准就是将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真正的美德存在于一切与国家利益相符的活动中,并由此实现公民的个人价值。罗马人对祖国的热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自觉地将个人活动纳入国家事务之中,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维护和实现了公民内部的团结与合作,推进了国家的扩张进程。

        古朴的风尚铸就了罗马民族诚实正直的品德。罗马人弃恶扬善、诚实守约,形成了自己崇尚正直、诚信、忠诚誓言的传统美德。罗马人“会不惜任何损失以坚持正义和诚信,甚至面对死亡也在所不惜。”即使在与敌国交战中罗马人也坚持光明正大、诚实正直的原则,鄙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谋和不正当手段,以至于其对手都称赞要“罗马人偏离诚信比太阳偏离自己的轨迹都难”。诚信是罗马公民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有利于罗马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也成为罗马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罗马民族之所以难以战胜,靠的是坚决服从纪律和严格的训练。如果说卓越的战斗力是取胜的基础,那么服从命令与遵守军纪则是取得胜利的保证。在纪律严明的军队里,凡是不服从命令擅自行动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处以死刑。严明的军纪激发了罗马民族的斗志,造就了一支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军。罗马人认为遵守法律与自由并不矛盾,遵守法律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法律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不管平民还是贵族,谁若触犯法律,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因为“如果不能对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那么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现实的残酷和长期的征战培养了罗马人求真务实的品格。求真务实不仅成为罗马人崇奉的重要信条,也是他们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政治体制方面,罗马人的实用主义原则体现得最为充分,表现了罗马人处理政务和人际关系的杰出才能。罗马公民质朴的社会风尚与罗马相互制衡的政府权力体制不无关系。这种由三方力量构成的政体结构具有制衡作用,平民制约执政官,执政官制约元老院,元老院制约平民。三者互相制约,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有效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转和政治稳定。

        公民社会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和长治久安。共和前期,严格的道德规范将罗马公民塑造成勤劳的农民、勇敢的战士、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的官员,从而成就了罗马帝国的伟大功业。

        二、道德沦丧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征服地中海世界以后,财富的增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外来思想的涌入,使罗马人开始感到茫然失措,价值追求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绝大多数罗马人抛弃了传统的社会美德,奉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哲学,崇拜金钱,贪图安逸,沉溺美食与色相。罗马民族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与传统美德渐行渐远,放纵欲望成为此时罗马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且尽生前乐”成为当时罗马最流行的格言。

        同时,政治权力被滥用,公共责任感缺失。贵族耽于享乐,关心的是选票;平民醉生梦死,沉溺于“面包加竞技”之中。当奢侈之风侵蚀着罗马人的传统美德时,也扼杀了他们自由、团结的进取心和创造力。罗马官场已经“没有谦逊、没有廉洁、没有诚实”,“贿赂和暴力成为了罗马选举中的常见现象”。这不仅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而且严重威胁着帝国的前途和命运。军队也失去了往日铁的纪律和勇敢精神,成为独裁者争权夺利的工具。

        为了自由地过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许多罗马人不结婚,不生育。即使生儿育女,由于多数人缺乏做父母的责任,因此根本无法对子女言传身教,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罗马公民家庭观念淡薄,家庭伦理道德败坏。通奸、姘居、不育给许多家庭生活蒙上了阴影,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危害,影响了罗马社会的和谐发展。

        罗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此时也被改变,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罗马人想方设法搜罗珍奇异兽,以至于人们抱怨说:“罗马已成了这样一个城市,在那里,情妇的价格高于耕地,一盆腌鱼的价格高于耕地人”。服饰消费更加讲究,不仅花样繁多,而且价格昂贵。当时,从境外输入到罗马的各种奢侈品包括波罗的海和日耳曼的琥珀,阿拉伯的雪花石膏、乳香、宝石,印度的香料和象牙,东非的龟甲,中南非的金砂和黑奴,中国的丝绸等。每年仅经埃及运到罗马的东方奢侈品就达一亿塞斯退斯白银。奢侈放荡的罗马人在家庭住宅上的耗费相当惊人,奢侈的豪宅不断修建,一幢比一幢气派。名目繁多的娱乐表演更是成了罗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上以角斗、赛车、洗浴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消费迅速发展,成为罗马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频繁的娱乐活动挥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导致国家公共负担日益加重,助长了罗马人的奢侈之风,加速了社会的道德滑坡。

        罗马帝国形成后,罗马人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荡然无存,道德的解体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