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国际专论

    是谁在不负责任地出口武器?

    孔楚山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3日   08 版)

        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刊文妄称,中国的武器出口加剧了非洲等一些地区的武装冲突和人道主义灾难,不符合“一个全球性大国的责任”。这种指责颠倒黑白、“贼喊捉贼”,反映出某些西方人根深蒂固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病态思维。

        事实上,正是那些自诩“负责任”的国家在武器出口方面毫无原则和责任可言。刚刚出炉的美国国会研究所报告披露,2011年美国的武器出口占全球份额的78%,达到创纪录的663亿美元,是上年度的3倍,美国出口的近半数武器流向了中东地区。众所周知,中东目前仍是全球最不稳定的地区。美国战机、导弹、反导系统、舰船等先进武器的大量涌入,无疑将破坏该地区本已十分敏感、脆弱的地缘政治平衡,甚至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危害本地区国家及人民的安全。以莫须有的罪名推翻别国政府,向反政府势力提供军火,打代理人战争,干涉别国内政,是某些国家实现自身目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惯用伎俩。

        世界上任何形势紧张或局势不稳的地区,都能看到美国军火商忙碌的身影。以东亚为例,美借口应对朝鲜导弹威胁,大力构筑亚太反导体系。姑且不论威胁是否存在、反导系统是否有效,但美国军火商从向亚太地区有关国家兜售“爱国者”反导系统等装备中赚得盆满钵满。打着维护安全的旗号介入地区事务,人为地加剧地区紧张气氛,进而为出口武器铺路,已成为美国政府为军火商服务的标准套路。

        一些国家口口声声指责别国的武器出口加剧了某些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难道这些国家自己真的在乎武器贸易带来的人道主义问题吗?当然不是。今年7月,近20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以期谈判达成一项“武器贸易条约”,以规范国际常规武器贸易、减少非法出口及相关的人道主义灾难。中国坚定支持达成该条约,始终以建设性姿态参与了谈判。然而,就在“条约”即将达成的最后一刻,某些西方国家以国会无法通过条约为由阻挠“条约”达成一致,使国际社会为时六年谈判条约的努力付之东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阻挠条约达成的国家,正是那些极力鼓吹通过加强武器贸易管制减少人道主义灾难的国家!

        与某些“说一套,做一套”的国家相比,中国在武器出口方面是非常慎重和负责的。中国的武器出口坚持三个重要原则,即有助于提高接受国的正当自卫能力,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不干涉接受国的内政。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也不会向受国际武器禁运的国家、地区和实体出口武器。目前,中国的武器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数量还是技术与美、俄等武器出口大国差距甚大。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1年间,中国的武器出口额排在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之后。

        有些国家不时对中国正常的武器出口说三道四,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战略和经济利益。他们不想抛弃“霸权主义”的逻辑,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壮大,不肯放弃以“双重标准”对待国际事务的做法。一些西方国家揣着明白装糊涂,但不管他们如何粉饰,他们的真实目的早已昭然天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