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太原科技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有理念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1日   01 版)

        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创新”?太原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波教授说:“没有理念的创新与创新的实践,培养创新人才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要勇于革故鼎新,创造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

        推进科学技术与实践、与人文的融合,让各学科立体交叉,太原科技大学追求“通用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奠基。学校特聘5名院士和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教授,通过学术讲座等形式,常年给学生提供“知识盛宴”。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齐向东教授带领300多名学生研发的“白玉盘”和“CB智能草坪工程”,在第13届残奥会开幕式上大放异彩,演出效果深深地震撼了全世界50亿电视观众。

        冲破条条框框,变程式化教学为多样化、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太原科技大学,雨后春笋般诞生了40多个学术性、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的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激发出潜在的创造灵感。学校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大赛,引导他们为大赛进行充分的学习、研讨、实践等准备。学生们多次在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大奖。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太原科技大学不断开发社会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实践活动领域,开设“第二课堂”。学校先后与中国二重集团、太重集团、柳工集团等5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董事会”,与江苏江海集团携手建设太原产学研合作基地,在东软集团大连软件园建立计算机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与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合作建设研究中心……众多的“卫星基地”,把学校与社会、企业紧密而科学地融合到了一起,构建成一所“大校园”。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锻造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并结出丰硕成果。作为“中国机械工业人才的摇篮”,太原科大走出了一批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国内外行业人士评价说:“中国有多大,太原科技大学的学子和他们设计的产品分布就有多广。”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李志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