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理论研讨会举行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1日   03 版)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李菲)源于实践的思考,总结规律的探讨。在“走转改”活动开展一年之际,中宣部8月30日在京举行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和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名代表参加研讨,进一步深化了对“走转改”活动的规律性认识。

        2011年8月起,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中央新闻单位、社科研究机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等组织力量对一年来的“走转改”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130余篇研究论文。研讨会上,26位新闻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发言,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剖析等形式交流了研究成果。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一大批源于基层实际、内容生动鲜活、文风清新质朴的优秀作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大批奔走现场一线、善于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记者脱颖而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形成如此大的报道规模,涌现如此多的新人佳作,是我国新闻界多年来少有的现象,“走转改”活动开创了我国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会议认为,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大家对“走转改”活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这项活动是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弘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期的生动实践,是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坚守中的发展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活动以鲜明的实践特色、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创新,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指出,“走转改”是改进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举措,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走转改”实践为创新新形势下主题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积累了宝贵经验。优秀的“走转改”报道具备一些共性特征:立足大局,从党和政府的关切点、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出发挖掘选题;深入一线,通过融入群众、扎实采访发掘鲜活翔实的素材;平实呈现,以平民视角、平等交流、朴实文风开展报道,使新闻作品“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会议强调,“走转改”活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深化。“走转改”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新闻源于实践、坚持新闻为社会发展服务、坚持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主体、坚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走转改”是新闻战线的长期任务,必须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活动长期开展。通过建立领导干部示范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强化保障激励制度等,完善系统化、体系化、精细化的保障机制,推动“走转改”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一年来的“走转改”活动实践成果丰硕、理论内涵丰富,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提高新闻报道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互联网环境下重塑传统媒体优势做出了有益探索,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认识。要以这次理论研讨会为契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推动“走转改”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以新闻宣传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张德修、周树春、谭健、张振华、方正辉、丁士、杨华、严力强、徐炯、王立文、邹贤启、尹韵公等新闻单位和新闻研究机构的代表先后在会上作了发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