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8月31日电 特约记者鲍丰彩、记者叶辉今日从杭州文史研究会获悉,杭州凤凰寺一批“沉睡”了700年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墓碑,在英国、伊朗以及中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以包含英文译文以及中文译文的学术著作形式面世。
一场杭州凤凰寺藏阿拉伯文古碑释读评审会于8月30日在杭州召开,杭州文史研究会邀请了包括参与这批碑文释读专家在内的20多位国内一流学者,对如何进一步修改初译稿提出具体、严谨的意见。
杭州凤凰寺是我国东南四大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据悉,这批墓碑共20件,主要出土于杭州聚景园——旧时杭州穆斯林墓地,并收藏在重建于元代的伊斯兰教清真寺——杭州凤凰寺中。
经考证,墓主人中有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职业有商人、行省高官以及纯粹的宗教人士。杭州文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包伟民介绍了释读碑文的难度:由于古阿拉伯文和古波斯文的碑铭所使用的是特殊的碑铭体,如同汉字中的甲骨文,现今国际学界具备这种特殊碑铭体释读能力的学者屈指可数。
从2008年起,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伊朗学系莫尔顿讲师和兰天德博士与杭州文史研究会合作,着手释读这些碑铭。2011年,莫尔顿不幸因病逝世,但他已完成了将碑铭释成英文的大部分工作。此后,杭州文史研究会延请伊朗德黑兰大学碑铭学专家乌苏吉教授以及国内一流学者通力协作,对照莫尔顿英文原稿,并参校碑铭原文,初步完成碑铭的中译。
目前预计,最终的译稿将是一部包含碑铭图版、波斯语与阿拉伯语原文译文、英文译文以及中文译文合编的学术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