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马德秀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1日   05 版)

        坚持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中国高等教育顺利完成了大众化的阶段性目标,开始步入质量内涵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同时,在教育发展理论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

     

        近几年,围绕“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之路”这个时代命题,我们在一些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上进行了反复研讨和激烈的思想交锋,比如,怎样培养出有灵魂的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必然选择还是权宜之计?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如何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等问题。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路径的共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内涵的新认识。我们认为,判断一所大学是否世界一流,关键标准有四条:一是能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二是能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这是大学最直接的价值体现;三是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四是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这是大学软实力的要求。

     

        中国特色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选择性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情进行创新实践。大学与社会紧密结合,把知识创造和服务国家有机统一作为大学价值目标和创建世界一流的必然路径。我们坚信,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在充分发挥“开放”与“创新”这两个关键基因的作用下,在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中,在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显示出的巨大成就和生命力,奠定了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自信。

     

        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需要加快转变大学发展方式

     

        坚持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自主发展和开放发展,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五个发展”相互统一,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其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是内涵发展。我认为,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远远超出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范畴,直接指向了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加强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抢占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尖端人才等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正在以世界上人均最少的资源、最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和最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探索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现代化进程,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我们不仅面临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的难题,而且还面临着发达国家从没遇到也不可能遇到的重大、前沿问题,挑战前所未有。

     

        新的时代背景驱使我们要迫切反思并加快转变大学的发展方式,大学必须主动迎接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约束和可持续发展、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气候环境变化和防灾减灾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目标聚焦到世界科技和文化前沿、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上;聚焦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能力上。这是大学的时代使命与责任,也是大学自身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实现聚焦、落实、突破

     

        加快转变大学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在精神状态、制度设计和执行力上下更大的功夫。

     

        一是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当社会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大学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发展和丰富自身的认识,不断反思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这就是大学永恒的精神内驱力,它激发大学主动、自觉地引领社会变革,同时通过自身变革激发大学的创新活力。我们要按照刘延东同志讲话的要求,不负使命,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断提高战略谋划的能力、汇聚和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能力、组织和运用资源的能力以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能力,让我们的大学始终洋溢着一种永不满足、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

     

        二是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在新的历史阶段,大学发展的约束性因素在发生改变,表现出资源约束依然严峻、体制机制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的新特点,可以说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要加快构建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体两翼”大学创新体系;加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可持续人才工作体系建设,培育和汇聚一流人才;推进学术组织模式和科研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尤其是要加强内生性机制建设,以好的机制为驱动,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师生的个体追求与大学的价值目标最大吻合。重点聚焦在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的机制、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师资分类发展机制、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机制、文化传承创新机制等六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三是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理念落实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以创建世界一流为导向,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形成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质量文化为灵魂的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制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院系综合改革;加强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建设,完善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