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9日 星期三

    光明论坛

    学习黎星精神 不负时代使命

    张 旭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9日   07 版)

        我们面临着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有人执著地探求自己内心的“纠结”,有人已经在事业的道路上艰苦跋涉;有人在郁闷,有人却在把自己的喜悦向周围每一寸土地撒播;有人在暗色的天幕中寻找“潜规则”更暗的阴影,有人却像阳光一样光明地奉献。

        中国日报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黎星同志显然属于后者。

        刊发于《光明日报》8月6日头版头条的长篇报道《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写在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杰出人才黎星殉职一周年》,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位在新闻岗位上默默工作30多年、直到付出一切的可敬可亲的英雄。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在群星闪烁的天空,她的光芒如此夺目。她的感人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

        学习黎星精神,就要学习她忠于祖国、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责任感。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说,黎星“一直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她开创了《中国日报》国际传播的新文风、新作风,开创了国际知名、读者广泛的名牌栏目,带出了一批青年才俊。”正是这种祖国至上、事业至上的高尚情怀,使她在别人认为艰苦、繁重、高付出低回报的普通岗位上孜孜以求、乐在其中,在一次次考验面前勇挑重担,不断向前。

        学习黎星精神,就要学习她敬业爱岗、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全力以赴的事业心。黎星逝世后,各界人士对她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她是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杰出人才,一致认为她在工作中既深刻理解国情,又能把握国际传播规律,既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又十分讲究传播艺术,同时,还具备了国际视野和高超的国际沟通能力,有过硬的语言和写作能力,真正做到了外宣“三贴近”。可见,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的基本保证。

        学习黎星精神,还要学习她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甘当人梯、不计名利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她乐于把青年记者推上一线,甘于为别的记者整理稿件,细心地在稿件上署上别人的名字。她对自己的付出从不计较,对别人的成绩记在心头。身教重于言教,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外宣新闻队伍,更为年轻学子树立了榜样。

        改革开放之初,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一诗中表达了自己要“以树的形象”直立,而不是像花草藤蔓一般盘曲俯仰的心声。从种子到大树,是个体生命的繁荣,也是民族精神的必须。黎星同志正是这样一颗种子、一棵大树。斯人已去,但她的生命轨迹仍然闪亮,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