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
诚信开店的“半截人”彭水林、雷锋式的乡村医生宋和平、劳作67年替父还债的老人郑宜栋、守护药品安全底线的彭妹娥……连日来,本报“小人物·大境界”专栏中报道了13位诚信人物,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诚信文化到处如花绽放,诚信之树日益根深叶茂。社会主义中国,正以立信为本,扎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为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信用支撑。
民间诚信自觉潜力巨大
浙江省德清县的蒋引娣,1997年做生意欠了24万元债务后,把几十个债权人的名字以及债务记在一个香烟纸壳的背面,与丈夫一起回到农村靠养猪挣钱。每还完一笔债务,她就从香烟壳上划掉一笔。经过10年艰苦奋斗,终于还上了所有欠款。
默默坚守的诚信,成为人们身边最深切的感动。蒋引娣先后被评为“感动湖州最具影响力人物”和“首届浙江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010年年初,生活条件已经越来越好的蒋引娣从电视上看到当地贫困家庭的故事,毅然出资5000元设立了“诚信市民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奖励那些诚实守信的当地人。
蒋引娣引爆了德清县诚信蕴藏在民间的巨大能量。近年来,这个县老百姓自掏腰包,草根设奖蔚然成风。农民马福建设立“孝敬父母奖”,卢松芳设立“松芳助人为乐奖”……目前共已设草根奖项30多个。
“他们做的看起来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儿,但人人都这样做,就能汇聚成诚信文化之河。”中国市场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林均跃说,“当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人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林均跃认为,可以把挖掘民间诚信资源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他说:“我国民间诚信文化土壤十分肥沃,要像德清县那样善于挖掘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大力倡导群众自发的道德自觉精神,推动现代商业文明和诚信文化建设。”
在社会转型中重塑诚信文化
作为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诚信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商业文明和道德建设却没能跟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带来诚信缺失,引发社会热议。
长期研究诚信体系建设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晶妹认为,13位草根模范人物的事迹,在昭示民间道德力量的同时也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价值取向相互撞击、相互震荡,给重塑商业文明、重建诚信文化提出新的挑战。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上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要抢抓机遇,依法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其实,在这方面,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长三角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比其他地方更早地感受到了加强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00年前后,长三角各省市陆续启动了由政府主动引领的有计划、分层次地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进程。目前长三角正通过强化区域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大力培育信用服务机构以及加快信用示范试点建设等措施积极推动长三角信用一体化向“深水区”挺进。由苏、浙、沪、皖等三省一市合力打造的“信用长三角”体系,有望成为长三角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张“金名片”。
为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力量
深圳一家电子企业经理黄闻云,早在10多年前先后三次给中央领导人上书,呼吁尽快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的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强调,诚信体系建设要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对社会中最普遍的道德观念进行引导,通过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普遍认可的规范,降低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吴晶妹认为,诚信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而政府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在这方面,上海市做出了表率,各级政府面对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科学民主立法、严格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司法,做好社会管理和服务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取信于民。诚信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在全球经济的低迷形势下,外资对上海情有独钟,2011年上海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社会诚信、政府效率、市场机会、法律规范程度等,这些因素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对外资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吴晶妹说。
“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吴晶妹指出,要重视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特殊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法制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制度体系。
林均跃强调,需将“诚信中国”变为全社会的自觉,引领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商家和百姓群众,将守信践诺作为立身之本,为中华民族复兴积聚更强大的软实力。
(本报记者 罗 旭 本报通讯员 孙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