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9日 星期三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34)

    从留守天使到“爱心妈妈”

    ——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徐金英

    解 良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9日   06 版)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68年9月23日 ●任教学科:身兼小学多个主科

    ●毕业学校:抚顺市师范学校

    ●从教地点: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南窑村小学

    ●从教经历:1983年至2001年,南窑村小学代课老师、老师;2001年至2006年,旺清门镇头道沟小学教师;2006年至今,旺清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
    徐金英与孩子在一起。(资料照片)
    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社社办公室(请注明“最美乡村教师2012投稿”字样)

    投稿邮箱:zmxcjs@gmw.cn

    联系电话:010-67078888

        人生箴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看到孩子们有困难,我们责无旁贷,应该伸出这双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遮风挡雨。

     

        同事评价

     

        家是爱的聚合体,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作为一名乡村女教师,徐金英为留守儿童构筑了一个温暖的家,把爱给了孩子们,把爱注入了这个时代。

     

        ——旺清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书记  王立君

     

        传说,每一位天使都有一双翅膀,因为有了爱,天使的翅膀不再用来飞翔,而是用来庇护自己的孩子。于是,她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留守天使。

     

        18岁,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但在命运面前,她却选择留下来,留在了生她养她的南窑村,做了一名小学代课老师。29年,她把满腔热情奉献给了孩子,让村里的孩子们像庄稼一茬茬成熟,沿着她目光筑成的路,肩负祖国的希望奔向四方。她,就是徐金英。

     

        2007年,徐金英和丈夫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南窖村建起“留守儿童之家”,先后有100余名留守儿童成为这个特殊大家庭中的一员,徐金英便成为这些孩子的“临时妈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孩子们的希望被她高高托起

     

        1968年,徐金英出生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南窑村。198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长年累月的苦读,过度劳累,让她患上了眩晕症,头疼时眼前一片漆黑,无法上课,不得不休学回村,这成了她命运的拐点。

     

        在家里休养了半年,徐金英的病情有所好转,就在她准备重返县重点高中的时候,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调走了,班里的学生没人教,成为一盘散沙。村支书代志友找到徐金英家,恳求她去给学生做几天代课老师,先把没人管的孩子拢住,等上级派来新老师就放她走。当她第一次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课,她一“代”就是13年。

     

        选择,就需要放弃。徐金英最终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放弃了自己的前程,将自己的大学梦寄托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发誓要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将村里孩子的希望高高托起,让更多像她一样的乡下孩子上大学,代她去圆大学梦。当年,她代课的班在升初中考试中获全镇第一名,她个人荣获镇政府“教师新秀”称号。

     

        徐金英在南窑村做了19年小学老师,前13年代课,1997年才转正。19年里,她由一名少女变成了妻子和母亲,由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变成共产党员,无论自己角色如何变换,她对村里的孩子们始终如一。

     

        徐金英做了29年乡村教师,从未计较过自己付出了多少艰辛,她工作任劳任怨,与人为善,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所教的班级每次统考均在全镇榜首,2008年她所教的语文和数学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成为学生和家长心中最受欢迎的老师。到2009年,徐金英教过的学生中已有26人考上了大学。

     

        29年前,她选择留在了南窑村,让自己的大学梦碎了。但是,如今她却用自己的双手将村里几代孩子们的希望高高托起,让他们梦想成真。

     

        “爱心妈妈”为百名孩子构筑一个温暖的家

     

        2006年,旺清门镇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村里再没有小学,十里八村的孩子们每天上学坐“校车”(通往各村的长途客车),调到镇上任教的徐金英夫妻俩为了比学生们提前到校,每天骑一辆摩托车往返于南窑村与旺清门镇。看到班里许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生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戚身边,大部分成了“双差生”,变得自卑,孤独,逆反,直至逃学。徐金英再也坐不住了,决定为外出打工的老乡解除后顾之忧,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2007年秋天,徐金英和丈夫将南窑村的三间房子装饰一新,创建了“留守儿童南窑之家”。每星期六接十五名孩子回“家”,指导孩子们完成作业,预习功课、心理咨询、精神关爱、养成教育、生活关心、特长教育等,帮孩子们打亲情电话,开展亲情视频聊天,对孩子进行成长全程呵护。

     

        徐金英创办“留守儿童南窑之家”,不图名,不图利,不收孩子一分钱。孩子们在她这里吃饭是免费的,她一年为孩子们准备300斤大米。孩子们在她家里给远方的父母打亲情电话,电话费都由她出。她还为孩子买来图书、杂志几十种,买回象棋,跳棋,军棋,五子棋,教孩子唱歌,舞蹈,让孩子们在“家”里快乐成长。孩子们每次回家,她都带孩子们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站在国旗前讲话,增强自信心与使命感。

     

        徐金英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她采取“三多”、“二知”、“一沟通”的办法与孩子们交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对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如数家珍。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徐金英创办“留守儿童南窑之家”至今,为孩子买学习用品,买礼品花掉了上万元钱,每位留守儿童过生日都是在她家里集体过的。2009年徐金英荣获抚顺市年度“百姓雷锋”称号,被评为抚顺市十佳好母亲,抚顺市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优秀教师,新宾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被抚顺市委、市政府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被抚顺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被评为新宾县好母亲、新宾好人,新宾县模范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五·一巾帼先进个人,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2010辽宁教育年度人物”称号;辽宁省十大优秀母亲,抚顺市十大慈善人物,抚顺市十大孝老爱亲模范。

     

        如今,徐金英组建了“徐金英爱心团队”,目前已有志愿者20人、辅导员9人、义工1人,他们在徐金英大爱的感召下奉献着对留守儿童的无限爱心。

     

        (作者简介:解良,新宾满族自治县文联主席,1989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满族作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