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我一直在做一个中国项目。为了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避免误解,使项目双方有效合作,我必须学习中文。开始是工作需要,后来学习中文变成了我的自觉行为。我觉得,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也是对这个民族文化的钦佩、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现在我已经爱上了学中文,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是一扇消除文化差异、建立友谊的大门。中文让我接触了一个新的思想世界,了解了新的知识。如果没有学习中文,就不会有我现在所做的博士论文题目。
莱比锡孔子学院过去和将来都会是我永远的伴侣。在这里我开始了中文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初步了解,学会了第一句中文,结识了第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学习就有多位经验丰富、耐心可爱的中国老师陪伴着我。在老师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下,中文对我来说不再那么复杂,中文语法变得简易,方块字开始显得那么有意思和富有逻辑性。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我听、说、读中文已经不在话下。
学习中文给我带来了无限快乐,甚至可以说救了我一命。因为体质关系,海产类食品会致我于死地。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必须能够清楚并准确无误地表达:我不能吃海产品。这也是我掌握了一般问候语句后第一个要学会说的中文句子。
现在我已经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中文语法上,而是更多学习中国古典知识,不再抱着教科书啃书本,而是更多接触原汁原味的东西。到了这一步,我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当我与中国同事和朋友们在一起时,他们不再把我当成老外,甚至可能有一天,在他们眼里我将成为一个中国通。(作者为德意志银行莱比锡分行的高级职员,本报记者柴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