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7日 星期一

    劳动者之歌

    从维修工到电气设备专家

    ——记天津钢管集团管加工部高级技师李刚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7日   03 版)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单厂规模最大、生产线最多、品种规格最全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这里连绵几百米的生产线蔚为壮观,代表着当今世界无缝钢管生产工艺的顶尖水平。

     

        管加工部,是无缝钢管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这里就是电点作业区作业长李刚的“舞台”。这位被同事尊称为电气“华佗”的高级技师,就是在这里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成长为管加工电气设备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成长为我国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代表。

     

        “有问题找李刚”

     

        1990年,李刚从机电学校毕业,来到天津钢管集团成为管加工部的电气设备维护人员。这里的装备都是从德国、意大利、美国引进的,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作为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维修工人,要想管好用好这些设备,李刚遇到的难题可真不小!

     

        在企业建设时期,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外国专家在安装调试设备时,用布幔将工作区域围挡起来,中方人员一律不让进入。李刚发现外方专家喜欢晚上工作,就熬夜跟在他们身边,要用工具就主动递过去,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一来二去,外国专家被李刚的勤奋、朴实、执著感动了,破例指定他进入布幔协助工作。李刚成了管加工部第一个参与设备安装调试的中国工人。

     

        班上,李刚一步不落地跟着外国专家,观察他们调试设备、编制程序,记下每一个细节。下班后,无论多晚都要整理归纳一天中学到的东西,不懂的地方就翻书、查资料。就这样,一年下来,他记了20万字的学习笔记、操作心得。

     

        “我不怎么聪明,但我相信勤能补拙。”为了打下更扎实的专业基础,他业余就读冶金职工大学,系统学习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计算机和英语是驾驭引进设备的两把钥匙。“刚学PASCAL语言时,就像看‘天书’……”李刚为了掌握设备的控制软件,在半年的时间里夜以继日地苦读,终于攻下这两只“拦路虎”。

     

        凭着滴水穿石的韧劲儿,李刚先后整理电气设备控制资料3万余字、故障处理方法千余条,编制成册作为企业的维修《标准》。

     

        天天和洋设备厮守在一起,李刚逐渐摸清了机器的“脾气秉性”,从处理信号不灵、开关故障等硬件小问题,到解决机器的程序运行故障;从改进某项工艺到优化整条生产线,李刚成了“多面手”。几十个类型的设备、每条生产线他都烂熟于心,哪里设备有问题,就到哪里去。“有问题找李刚”,成了管加工部的流行语。

     

        建厂初期引进的拧接机操作界面全部是英文,对大多数工人来说操作难度非常大,稍不小心就会按错键造成重大事故。公司请外国专家帮助更换成中文界面,他们却一个劲儿地摇头。也难怪,这事乍一听好像挺简单,其实相当复杂,必须重新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李刚铆足了一股劲儿,下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他业余时间对15个画面和400多个变量,逐一查找、分析,修改数据,编译软件,经过两个多月终于成功更换了全中文界面,大家纷纷向李刚竖起大拇指。

     

        2004年公司决定再建一条生产线,需要将两台比利时车丝机、一台德国拧接机和两台意大利探伤机进行搬迁。同时,还要根据新工艺要求,对搬迁后的铁屑运输机、液压站等进行改造。据测算,请外方专家指导和调试不仅费用高,工期也要半年。李刚信心满满地说:“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干好!”设备再组装,电气系统最关键。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反复查阅大量的电气图纸,钻进电缆沟一丝不苟地画出电缆连接图,制定出详细的拆装方案……他与施工人员一起在现场苦战,仅用50天就完成了任务。

     

        真干——“让洋设备中国化”

     

        管加工部的电气设备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的,技术改造的任务很艰巨。公司把“逢修必改”、自主研发确定为企业发展战略。这也成了李刚的不懈追求:从处理第一起设备故障开始,他就下决心“不能只简单地维护,要从改造入手优化设备功能”。

     

        为了能在设备出故障时最快到达现场,李刚下班回家也穿着工装,24小时随时待命。几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来厂处理设备故障达600多小时,实施大改造120余项,小改造上千项,解决重大设备技术难题上百个,为公司增效近2000万元。

     

        向洋设备挑战需要底气和勇气。“七分准备三分干,功夫练到家才能出手。”这是李刚经常念叨的一句话。特殊扣系列是公司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主打产品,但每月产量只有五六千吨。2006年3月,特殊扣合同激增,公司准备建设一条专门的生产线,并让李刚负责电气部分的设计工作。和维护工作相比,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他带领同事们根据工艺要求,重新确定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布局。他们从提高拧接机的效率入手,改进技术,将过去生产一根管子需要的1分多钟,缩短为现在的40秒,产量由原来的每月5000吨,当月就突破了10000吨大关。

     

        2009年,美孚公司第一次在中国采购管线管,对壁厚、钝边、坡口角度等技术指标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远在美国API标准之上。为抢占市场,天津钢管集团顶着压力挑战这一高端产品,并特别安排在李刚管辖的区域生产。李刚带领同事们凭着“吃3睡5干16”的拼劲儿,修改程序、改造设备、反复测试,最终攻关成功。6000吨产品按合同如期履约后,几万吨的合同接踵而至,为公司管线管打开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李刚带领他的团队迄今共完成了100余项创新项目:“接箍车丝机数控系统板改造”解决了外国专家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钢管双头打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特殊扣生产线电气设计”实现了技术的重大突破;“车丝机升级改造”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李刚不仅能够维护尖端设备,而且敢于给它们“动刀”。他说:“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些设备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为企业赢得巨大效益。”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