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尚文超 通讯员许森)黄土高原的山坡窑洞,黄河岸边的风声歌声、太行山的露天课堂……暑假里,国防大学组织多名中青年教研骨干开展“追寻抗大足迹、弘扬抗大精神”主题活动。他们途经陕西、山西、河北三省的16个市县,参观、瞻仰了子长、志丹、延安、武乡、黎城、前南峪、陈庄等7个抗大旧址,以及志丹烈士陵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等10多个革命教育基地。一路上,国防大学中青年教研骨干高擎“寻根、铸魂、锤炼”旗帜,高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身心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
“抗大”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简称,也是国防大学的前身,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成立,1945年9月在陕北绥德结束。为纪念建军建校85周年,国防大学决定组织中青年教研骨干“重走抗大路”。据介绍,“重走抗大路”,就是要让中青年教研骨干亲身体验抗大先辈们的学习、战斗和工作,学习抗大前辈的政治品格,树立崇高的信仰信念,进一步感悟抗大先辈们承担使命、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做好传播、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带头人。
在抗大简陋的教室、宿舍里,从抗大老人的感人讲述中,国防大学中青年教研骨干认识到,抗大先贤之所以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一边办校学习、一边参加战斗,是因为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作强有力支撑。
抗大在华北敌后办学,曾引起日军高度警觉和恐惧。从缴获的日军文件证实,驻华北日军首脑冈村宁次讲过“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了边区的一半”、“宁亡十名皇军士兵以换一名抗大学员,宁亡五十名皇军士兵以换一名抗大干部”这样的话。抗大校风和抗大先贤身上所体现的政治品格,让敌人胆战心惊。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研究员于巧华说:看到这些,心灵受到巨大震撼。
国防大学政治部领导指出,重走抗大路之后,要把“重走”取得的成果转化好,进一步做好“弘扬抗大精神、续写辉煌历史”等庆祝建军建校85周年系列活动,继续搞好《抗大、抗大》纪录片的拍摄,同时办好“抗大精神颂”专题文艺晚会,编撰出版好“抗大系列图书”,完成大型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的后续播出工作。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要使国防大学全体人员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抗大的先进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体悟抗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提高续写辉煌历史的光荣感责任感,让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方阵在八一军旗下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