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5日 星期六

    第一书评

    一本好读的中国通史简写本

    作者:张海鹏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5日 10版)
    《中华史纲》 蔡美彪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唐代民族乐舞俑陕西西安出土

        近几日,我一口气拜读了蔡美彪著的《中华史纲》,深受教益。这是一部很好读的中国通史简写本,值得推荐给读者,特别是党员干部阅读。

        上个世纪50-60年代,美彪先生在近代史所中国通史研究组,是范文澜所长撰写中国通史的主要助手。社科院成立后,他长期主持中国通史研究室,组织研究人员完成了范老遗愿,在修订范老《中国通史简编》四卷本的基础上,主持撰写了《中国通史》第5-10卷,十卷本只写到鸦片战争以前,晚清历史没有写进去。此后,他再次约集学者,撰写了晚清史部分,于2007年出版了《中国通史》的11、12卷,这时他已经80岁了。

        在我看来,蔡美彪的这本《中华史纲》,就是他一生学问的集中体现。作者以个人之力,耄耋之年,完成一部中国通史的简写本,在我国学术界是不多见的。这本《中华史纲》只有30万字。在30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都写进去,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没有大手笔,难以成其功。

        本书从原始社会写起,主题突出,主线清晰。特别是从公元前841年有明确的历史纪年以后至清朝覆亡间3000年的历史,历朝历代,都有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末农民起义后,有所谓五代十国,辽、金、夏,各个民族国家,彼此冲突和融合,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不像汉、唐、宋、元、明、清时期那样好记,初学历史,看到这里,好像一笔糊涂账,往往不易弄明白。本书运用简练的史笔,把各个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的冲突和融合,交代得一清二楚。

        有些后世史家习以为常的说法,如春秋时代,战国时代,作者都有自己的解释,指出后世史家把《春秋》一书所记东周时期中的242年叫做“春秋时代”,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把三国分晋、七国争雄那个时期称为战国时代,其实战国不是朝代的名称,只是一般的泛称,没有确切的起始年代,史家的解释也不尽一致。所谓春秋时代、战国时代,都是发生在东周那个时期。这些对于初学历史的人,是一个重要的澄清。

        历史上的重要典故,譬如什么是皇帝,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什么是年号,何时出现谥号、庙号和年号,以及何时建分封制、何时出现郡县制、何时实行行省制,什么叫华夏族、汉族,什么叫中华民族等等,还有何谓外戚篡权,何谓宦官误国,何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时候出现门阀制度,什么时候出现科举制等等,都随着故事的叙述,有清楚的交代。对于每一个朝代,作者都交代当时的疆域,便于读者了解当时中国的地理环境。如秦统一中国后,书中指出:秦始皇在世时奠定的疆域,北起阴山,南至岭南,西至陇西,东至于海,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统一大国。如汉朝疆域,作者指出:“汉朝盛时的疆域北达漠北,南至海南,西北至于葱岭,东北至乐浪(今朝鲜境内),形成辽阔的大国。这时意大利的罗马共和国领域横跨欧洲、非洲,至于西亚。亚洲的汉朝与欧洲的罗马,是当时世界上东西辉映的两大强国。”对于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地位,作者也有集中的概括。

        本书对历史的叙述,不是平均使用笔墨。叙述的重点在政治制度、农民起义、经济发展、民族冲突与融合、与外国关系、文化思想各方面,尤其关注历代治乱兴衰,关注历代施政措施,注意结合历史背景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农民起义的频发、民族的冲突与融合这些方面,本书作者努力铺陈,不惜笔墨;其他方面,点到为止,惜墨如金。这是作者处理中国历史的高明之处。对于魏晋时期北方各个民族国家,作者总结道:“北方诸侯各自立国,共同的特征是:统治集团多已汉化或部分汉化,境内被统治的居民也主要是汉族居民,因而都采用汉族古代的国号作为自己的国号,以示承袭中原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各民族的融合。”这是对这一段历史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是对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切合实际的概括。

        作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解释中国历史的进程。对历代统治阶级的状况,对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对农民的状况,对农民起义等,都进行了阶级分析。对历史的进程,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都做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认为,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逐渐进入阶级社会,产生国家,商代已经是奴隶占有制国家,指出“奴隶占有制是残酷的阶级压迫制度,但比起氏族部落制无限止的厮杀和无秩序的生产,是一个进步,从而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奴隶的劳动创造了青铜时代的辉煌”。他认为,到了周代,华夏社会已由奴隶占有制过渡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指出这是多数历史家的共识。这些解说,文字不多,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对于读者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这种坚持,对于当前学术界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一些学者否认社会形态学说,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中华史纲》力求追踪前代史家足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具有通史家风。诚如清代史学理论家章学诚所说,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中华史纲》就具有这种特点。全书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大事不漏,小事不拘,文笔简约,文字隽永,叙事为主,评论寓于叙事之中。语言生动明快,质朴平实,清晰简要,好读,是一本让人读了受益的历史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